你常做的这三件事,正在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

资料更新:2022-09-14
浏览次数:100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提到一个故事。
有三个小孩都是第一次去动物园玩。
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面时,一个小孩躲在妈妈身后说:“我想回家。”
第二个小孩脸色发白,腿脚颤抖地站在原地说:“我一点儿都不怕。”
第三个小孩恶狠狠地瞪着狮子,问妈妈:“我能向它吐口水吗?”
阿德勒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很害怕,但是每个人都依照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感觉。
自卑的孩子,并不总是情绪低落、唯唯诺诺。
有的孩子会过分追求表扬、心气高、爱攀比;
有的孩子会回避竞争,临阵逃脱;
还有的孩子是自负,表现得高高在上,其实内心脆弱无助……
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孩子都在试图用各种行为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
自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逃避的问题。
适度的自卑感是好事,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
正如阿德勒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而这种自卑,是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但是过度的自卑,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痛苦。
回归到教育上,父母哪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自卑感呢?

01自卑源于对比
自卑的孩子,最常有的念头就是:“我比不上别人。”
孩子天生就会对比。
当小伙伴的玩具比自己多的时候,当同学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当同龄人比自己长得更高时……
对比一旦产生,自卑就伴随而来。
简单来说,只要遇到力所不能及的目标,自卑感就会出现在每个孩子心中。
最痛苦的是,现在的孩子还常处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中。
不仅是被比学习,也在比生活环境、物质条件,甚至连父母自己都被加入竞争的行列。
这种“竞争”滋生出来的不仅有虚荣心,还有孩子的自卑感。
雪上加霜的是,父母也暗暗地起了对比之心。

特别是身边出现一些有天赋又努力的“牛娃”时,家长就难以掩饰“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拿别人刺激孩子,不自觉地打击孩子,加剧了孩子内心这种“比不上别人”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曾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
其中,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很多孩子说:“为什么爸爸妈妈一直觉得我不够好?”
这些孩子往往同时背负着父母的期待与打击,带着“不如人”的自卑。
学习了十几年,但最终也没能长成他们心中的样子。
当一个孩子沉浸于比较中,他就很难从自卑里走出来。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打击与比较,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次又一次摧毁孩子的信心。
渐渐地孩子们也开始相信自己的一无是处,当他们的内心开始自我攻击,自卑也就开始了。

地址: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大道46号
电话:0917-3873322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17-3873322

招生热线
0917-387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