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有安全感,长大后懂感恩,取决于这两件事你有没有搞反

资料更新:2022-09-05
浏览次数:112

我之所以填报离家这么远的学校,就是为了离你们远远的。
小时候你们不管我,我不怪你们,但现在我长大了,你们也休想粘着我。”
听闻此言,哥嫂都惊呆了。
他们没有想到,平时那么乖巧、懂事、内敛的女儿,内心会有这么多伤痛,对父母的怨恨有这么深。
哥嫂家的这场风波,让我想起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的一段话: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很明显,哥嫂对女儿的养育顺序搞反了。
在女儿需要父母的亲密和关爱时,他们离家数千里,与女儿在生理上、心理上的连结早已断裂;
在女儿需要与父母分离时,他们又不恰当地出现,充当慈父慈母的角色,与女儿难舍难分。
其实,孩子18岁前,父母只有两大任务:
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充足的爱;孩子长大了,学会放手。
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并且顺序千万不能反,否则,伤孩子一生。
孩子幼年时
父母要给足爱和陪伴
主持人王芳在《最好的方法给孩子》一书中记录了一个事例。
一对父母在儿子1岁的时候就去北京做生意了,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只想着要给孩子赚足够多的钱,将来要他过好日子。
爸妈每次回家都给儿子带很多好吃的、好用的,还有不少钱,可是男孩过得一点儿都不快乐。
他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村口的石墩子上,期待爸妈能突然出现,可是一次也没有。
他最羡慕的是,其他小朋友可以坐在爸爸或者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去上学,而他从没有体验过。
他多想和爸妈亲亲、抱抱,可是他们每次回家,顾不上和他说几句话,就去走亲访友。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爸妈外出打工,为什么不能带他一起去呢?
他不怕吃苦,不怕穷,就怕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他住在爷爷奶奶家,虽然没有人苛待他,可是他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处处讨好,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
无论多喜欢的东西,他都压抑在心中,也从来不敢和别人起争执。
一是,怕别人嫌弃,不愿与他交往。
二是,他是没有靠山的孩子,有委屈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作家刘娜说: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不一定会憎恨父母,但和那些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成长会艰难很多。”
确实如此。
小时候缺少的爱,将成为终身无法痊愈的伤。
想起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那个可怜的男孩贺子秋。
年轻的妈妈贺梅不顾家人反对,一意孤行在离婚后生下儿子,决心独自一人抚养。
可她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说是照顾孩子了。
子秋没吃过妈妈做的饭,一日三餐都是买着吃。
后来,贺梅瞅准机会,故意把孩子丢在面店老板李海潮家里,一去杳无踪迹。
本来就没见过爸爸的子秋,如今连妈妈也没有了。
李爸对他很不错,可他还是很没有安全感,常常恐惧失去。
他会在李爸和妹妹睡着后,悄悄起床去洗全家人的衣服,他变成乖巧懂事的模样,只为能在这个家里待下去;
他什么事都让着妹妹,被欺负也只会默默承受,他害怕妹妹不喜欢他;
在别的孩子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他放学后自觉地到店里帮忙,不敢懈怠,即便没人让他这么做。
别人对他再好,终究不是他的父母。
所以,他遇见类似妈妈的背影时,会拼了命去追。
每次满怀希望,又失望而归。
他小小的脑袋里,有大大的疑问:妈妈为什么不要他了?为什么被抛弃的是他?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
“爱和陪伴远比教育重要,一个健康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但父母的爱和陪伴也是有“有效期”的,前期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宁肯让孩子跟着父母吃物质上的苦,也不能让孩子在童年吃缺少陪伴的苦。

地址: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大道46号
电话:0917-3873322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17-3873322

招生热线
0917-387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