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好六件事,宝宝少生病​

资料更新:2021-10-21
浏览次数:272

  到了秋季昼夜温差大,同时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孩子特别容易生病,尤其是小宝宝,小婴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还不够,机体抵抗力相对比较差,在这个季节就特别容易生病,所以,家长们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秋季宝宝日常护理的问题和护理妙招。

1.给孩子多喝水

  秋干气燥,秋季要让孩子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不愿喝白开水,也可以让孩子喝一些菊花茶、乌梅汤等。多给孩子吃一些西瓜、梨、橙子等应季水果。另外,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途径,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2.预防感冒要勤洗手不要给孩子捂着

  引发感冒的病毒有好多种,宝宝一旦接触到带有病毒的物品,再不自觉地吃手,用手揉眼睛或吃东西便会感染感冒,潜伏期一般为4天左右。所以,一定要经常给宝宝洗手。

  天气转凉,家长就会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捂的孩子都出汗了。俗话说:“欲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小孩子的汗腺分泌十分旺盛,有多喜欢活动。衣服穿的少一些,更适合于小孩子好动和代谢旺盛的特点。这不仅不会冻着小孩,还能使他得到耐寒的锻炼,也会少患感冒。不过对于体质弱的宝宝对天气变化敏感,气温变化比较敏感,不适宜少穿衣服。

  要保证房间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让她慢慢适应自然环境和温度变化,增强抵抗力。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猕猴桃,提高宝宝免疫力。

3.注意清洁,但别过度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做好个人卫生可以让宝宝降低被细菌感染的概率。除了宝宝的小手要保持清洁外,宝宝的玩具、餐具都要定期清洁。每天入睡前,妈妈可以给宝宝洗个澡,但不要使用去脂力强的清洁用品,因为宝宝皮脂膜较薄,加上秋季气候干燥,如果清洁用品去脂力过强,会降低宝宝皮肤的抵抗力,容易出现皮肤病,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

4.调节饮食

  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夏季过后,暑气消退,孩子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孩子的嘴,以免伤及肠胃。

  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提醒孩子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经常用冷水给孩子洗脸。

5.家居环境整洁、清新

  因为秋季气候干燥,所以,妈妈们要特别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湿度在60%以内为宜。只要没有雾霾,家里尽可能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宝宝的用品要及时清洁,为宝宝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家居环境。

6.运动调节有窍门

  户外运动不仅是宝宝亲近自然的最佳方式,也是让宝宝逐渐应对季节变化、提升免疫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天气逐渐转凉的秋季,坚持户外运动可以让宝宝循序渐进地适应寒冷,到了冬季不容易感冒。担心宝宝感冒,天气一变凉就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反而会使宝宝因为不能适应寒冷,气温稍有变化就患感冒。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世纪大道先河国际东区内
电话:1559677299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33661869

招生热线
029-3366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