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当孩子

资料更新:2020-07-15
浏览次数:279

很多家长在升级做父母后纷纷表示,“育儿是最难的考题”。如果拿育儿和高考题做比较的话,那它就是——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几乎无解;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别想得到满分;英语试卷的听力题,对不对全靠缘分。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家庭也都有不同教育方法,他们或者是要求严格、或者是花样百出,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成长。“不要太把孩子当孩子”,一方面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而过度放纵,另一方面是不要认为孩子懂得少而为他全权做主。

一、让孩子做选择
“小孩子懂什么,怎么做选择啊!”
的确,孩子确实有很多事情都不懂,他们不知道学钢琴和学舞蹈哪个出路会更好,不知道学英语对他意味着什么,但这并不能成为家长为孩子全权做主的理由,因为孩子知道自己喜欢哪个,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源动力”,当孩子为自己选择了最感兴趣的事情,他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会促使他更认真的学习,将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一定范围内的自由选择。
慢慢地,你不仅可以培养他自己选择的能力,还会摸清楚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一位宝妈分享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于选择的一件小事——
我家孩子现在在学字母和它的代表单词,比如A a,Apple,每学一个字母,外教老师会教几个不同的单词,单词的难度也不同。之前在录制视频作业时,我都是让孩子全部背会,每当学到难度较高的单词时,由于出错的次数较多,他很容易出现一些畏难情绪。发现了这一点后,我迅速调整了战术,改为“不要求全部都会,他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学的单词,把他所选择的学会就算过关”,一开始他会选择那些简单的,慢慢地他开始想要挑战那些比较难的单词,而且因为是自己做得选择,他在啃不下来这块硬骨头时,反而会越挫越勇。
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是一个独立,有自己想法的人,那就请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有他享受过自由选择,才知道有选择权的可贵,这样他也能理解主动选择和被选择的区别。

二、关注孩子的成就感

“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听老师的夸奖,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特别的‘虚荣心’吧。”其实,这不是“虚荣心”,而是“成就感”!著名作家刘墉曾说过:“让孩子有成就感,比成绩更重要。”诚然,成就感是构建孩子自信心的基础,是一种内驱力,它能使孩子对自己有更高的追求,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生体验。

曾经看到一位父亲分享他的教育故事,他培养了两位大学生,女儿就读清华,儿子就读北大。有这样一双儿女,你一定认为这位父亲也是位学霸或者大师吧,其实并不是!这位父亲说:“我教不了他们,是他们一直在教我。”原来,这位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每天都让孩子把当天所学教给自己,这样一来,孩子既要当学生又要当老师,学习的劲头始终充足。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和爸爸的“英语挑战赛”是一组菲宝家庭的固定娱乐项目。每周末,英语挑战赛都会搭起擂台,由妈妈担任考官,爸爸和宝贝作为参赛选手进行现场battle。在比赛中,每当宝贝赢了爸爸,他的成就感就会增加一分,参赛的积极性也会更强。而看爸爸输的较惨时,宝贝还会主动放水呢!久而久之,宝贝通过游戏积累了大量的单词和句子,也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成就感”的力量。

三、别让拖延症毁了孩子

不管对大人而言还是对孩子而言,拖延症都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存在。早上闹钟响了,却哭闹着不肯起床;吃饭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一顿饭要吃一个小时,从热吃到凉;说好了要录制视频作业,却磨磨蹭蹭不肯配合。这样的“噩梦”可能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里上演,很多家长也都对孩子的拖延症束手无策,只能唉声叹气的说“小孩子哪有什么时间观念啊,他又哭又闹的我也没办法呀!”没有时间观念可以培养,孩子喜欢拖延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决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而过度纵容。

1、如何纠正孩子的拖延症?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很多时候孩子喜欢拖延,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观念,他们不知道一小时、一分钟是多久,也不知道吃一顿饭应该用多长时间。这时爸爸妈妈不妨用一个直接明了的方式,比如让宝贝看家里的挂钟,“现在分针指在6,你需要在分针指到10时吃完饭”,或者看手机上的时间,“你现在可以看30分钟动画片,当数字变成8:30时,就要放下手机喽。”如果孩子遵守约定,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会更有利于时间观念的养成。

2、养成固定的规律
为什么孩子上幼儿园时起床、吃饭都很正常,放暑假在家就哭闹不止了呢?那是因为孩子每天在幼儿园时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孩子会习惯这种规律。而放暑假时,孩子习惯的那种规律被打破,在时间上也被放纵了许多,自然容易养成“拖延症”。记住,有规律的生活才能有效地纠正孩子“拖延症”的毛病。

3、做个小小“提示板”

家长可以做一个“提示板”或者是“时间规划表”,让孩子写好他应该做的事情,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快速的检查自己要做的事是否完成。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的坏毛病,可是一旦孩子拖延了,又很快地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有一位菲宝因为贪玩而不想录制视频作业,妈妈便告诉她,“妈妈十点钟就要睡觉了,如果在此之前你还没有录制作业,那你明天就得不到老师发的积分卡了。”宝贝对此不以为然,仍然拒绝录制作业。第二天妈妈和老师“串通”演了一场好戏,宝贝果然一张积分卡都没有得到,看着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的拿着积分卡,心里满是羡慕和后悔。后来便再也没有拖延录制作业了!

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直以来,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菲尔德都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旨在将孩子们培养成具有21世纪公民素质的国际小精英。今后,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菲尔德的“智囊团”,与我们一起分享交流育儿知识,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三钢一路20号
电话:1869674900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2485198

招生热线
023—6248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