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烈抵抗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7.尿裤子、尿床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抵制情绪较大,易哭闹。
入园前,家长给孩子多提供独立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与机会;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
2. 生活准备
会自己用勺进餐;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它用品;教孩子敢于向成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想喝水、大小便等,而不要以哭代替。此外,请给孩子备二套替换的衣裤(最好做好标志或写上名字)放入书包带到幼儿园,以便孩子弄脏衣物后老师能及时更换。
3. 交往准备
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平时不要唯孩子尊,避免孩子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
4.行为训练:
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不抓人、打人,伤害同伴;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乱发脾气;会用语言与人交往。
D3家长一定做到这几点
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
2.坚持送孩子入园
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