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表达、好沟通的孩子,是怎样养出来的?

资料更新:2022-01-10
浏览次数:108

会表达的孩子,通常能够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闷在心里,或者撒泼打滚。
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孩子遇到突发状况情绪管理能力强,处理方式也更成熟。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表示难在了和孩子的沟通上。
遇到点不合心意的事就爱生气、发脾气、哭闹;
常常和父母作对,跟他说话根本不听;
沉默、固执,“油盐不进”,不知道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孩子年龄小,语言能力发展不足,还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于是便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和“症状”。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家庭中缺少良好的沟通环境,造成语言表达能力差,亲子之间沟通障碍。
会表达的孩子,通常能够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闷在心里,或者撒泼打滚。
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孩子遇到突发状况情绪管理能力强,处理方式也更成熟。
比如家长把一个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会表达的孩子会告诉妈妈:
“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不想给别人玩。”
这样,妈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换成其他的玩具,事情快速得到解决。
而不会表达的孩子,可能就会生气地一把抢过玩具,甚至动手打人。家长或许还会误解孩子小气、不友好,亲子之间又陷入一场拉锯战。
那些会表达、好沟通的孩子,是怎样养出来的呢?

父母尊重、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会表达的孩子,首先是拥有敢于表达的勇气,这份勇气来源于平时父母对孩子感受、情绪的尊重和接纳。

父母把孩子看作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个体,重视孩子的喜怒哀乐,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能够给予理解。

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接纳、被爱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从而产生安全感、自信心,并延伸至对父母、外部世界的信任。

因此,孩子才敢自由地表达内心,展现真实的自我。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把孩子的感受当回事,觉得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他们的难过、生气不算什么。

当他们看到孩子哭,有时会因为心烦而大声吼孩子:“再哭我把你关外面!”有时会不屑一顾地劝诫孩子:“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男子汉要坚强。”

家长的忽视、否定、不理解,让孩子越来越沉默、不敢说。

作为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大人眼里无关紧要的事,却是孩子世界里的大事。

不管是难过、生气、沮丧,都允许孩子抒发出来,表示理解,并教他用语言来表达。

比如在餐桌上,妈妈夹了一个孩子不喜欢的菜到他碗里,孩子不开心地大哭起来,这时,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是不是你不喜欢吃这个菜,妈妈夹给你,你有点生气?”
孩子点头。
“嗯,妈妈能理解那种心情。只是,下次你可以直接说出来,告诉妈妈,好不好?你可以说:‘我不喜欢吃这个菜,妈妈你夹回去吧。’
这样,妈妈才能知道你的想法,以后就不会给你夹不喜欢的菜了,是不是?如果你光哭、发脾气,妈妈可能就很难明白你到底怎么了。”

在这样一次次的引导中,孩子对情绪的认知会更清楚,明白生气、难过、失望是怎样的感觉,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地址: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大道46号
电话:0917-3873322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17-3873322

招生热线
0917-387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