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讲条件,正确的引导胜过千万句说教

资料更新:2021-02-18
浏览次数:111

1. 帮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其实,父母的需求是孩子谈条件的筹码。孩子总是听家长说:“去把自己房间收拾一下”、“给我好好练琴”。 这样的话语逐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事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就能拿讲条件来“要挟”父母了。 家长要淡化对孩子的期待,孩子不写作业,不要表现得比他们还急,让孩子明白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可以不写,结果就是被老师批评或者早上匆匆忙忙补,最终还是要为自己不写作业的行为负责。
父母要给孩子讲清楚事情的后果,比如不按时吃饭就要挨饿、不按时睡觉第二天就会困等。

当孩子逐渐知道了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不听父母话后来吃亏的是自己,孩子就会树立起个人责任意识,不再和父母讲条件。
2. 父母坚持原则,不轻易妥协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他的名著《孩子:挑战》中举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一对分别是五岁和七岁的兄弟,面对妈妈时,经常胡闹、耍赖、号哭、怒吼,弄得妈妈手忙脚乱;而爸爸在家时,他们却非常规矩。因为孩子们很清楚,一般来说,妈妈很容易让步,而爸爸言出必行,非常坚定。
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的“讨价还价”都是试探性的,有时候孩子提出来的条件,他也并不是真的一定想实现,只是试探一下爸爸妈妈的底线,看看能不能突破而已。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爱和父母讲条件,并且屡试不爽? 1. 孩子思维成熟的开始
孩子开始和父母讲条件,实质是开始尝试通过这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去获取他想要的东西。
这正是孩子动脑想办法争取权利的表现,是他的思维开始逐步成熟的一个标志。
  许多家长在工作中雷厉风行,布置的任务下级也是无条件执行,可是到了家中和孩子相处时,却常常被这样的小人儿“威胁”、“控制”,不知如何是好: “你不给我吃冰激凌,我就不写作业” “下午带我出去玩,不然我就不吃饭” “你让我看一个小时电视,我就愿意练琴”  ······
这就是平时孩子和父母讲条件时的惯用语。
老实说,孩子爱讲条件这个问题不容忽视,从小就需要家长给予关注和引导。 因为一旦孩子习惯了生活中事事和父母“讲条件”,会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喜欢做交易,看不到好处就不做,形成急功近利的价值观。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便不乐于主动去学习新事物,削弱了他的探索精神,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丧失很多主动权。 另一方面,孩子习惯了“讲条件”,会使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比如,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要和孩子商量很长时间。
  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敬畏心,一再挑战父母权威,久而久之父母就丧失了威信,又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


地址: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大道46号
电话:0917-3873322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17-3873322

招生热线
0917-387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