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月初,教育部最近发布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半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
现在小孩子近视的情况真的是越来越严重了,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六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
轩妈经常看到孩子近视的新闻,有的孩子甚至只有1岁就近视了前有个实验,找来4岁、7岁和13岁的3个小朋友,双眼裸视都在5.0。 让他们连续而专注地玩了20分钟电子产品,然后检测双眼屈光度结果显示:4岁小朋友下降62.5度;7岁小朋友下降43.75度,13岁小朋友下降25度。
全部进入假性近视状态。假性近视状态下眼轴本身是正常的,但长时间处于一个近距离观察状态,使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痉挛的状态,晶状体持续凸起,不能复原,因而屈光力极大增强,致使平行光线进入眼球以后,焦点落在了视网膜之前,从而导致看不清远处物体。
适当休息以后,或者用散瞳药水,可以使痉挛的晶状体放松,视力就可恢复。
儿童、青少年的眼球正处在发育的时期,假性近视若不及时纠正,最终可以引起眼轴增长,变成真性近视。
2017年,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达到了80%,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40%,而美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是10%
要知道,67%的美国孩子在6岁前就开始使用平板电脑了,每天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远远高于中国孩,可美国孩子的近视率仅是中国孩子的1/7。
研究表明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玩得时间过长,与电子产品的距离太近,使用期间周围光线太暗。
所以,不要把孩子近视的“锅”全部甩到手机等电子产品身上。
长时间盯着某个事物、用眼姿势不对或者长期在光线暗的环境下都属于不好的用眼习惯,这些都有可能引起近视。 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的负担过重,眼睛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再看向远处时,眼睛的肌肉无法放松会呈痉挛的状态,远处事物呈现模糊状态,进而形成近视。 长时间不单单指看电子产品,长时间用到眼睛的都包括在内,比如看书、写作业、画画、拼图等等。 孩子一般是不会意识到自己用眼过度,这时候需要父母把握这个时间。 专家建议,7岁前儿童眼睛最长的使用时间是30分钟,7岁后是40分钟。 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园一节课30分钟,小学生之后一节课40分钟的原因。 台湾卫生健康部门调查发现: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对比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的孩子,近视风险增加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