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里,没有“劳动”二字,只有充满趣味的各种游戏!
智慧的父母不妨创造机会,借势引导,让孩子体会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吧!
智慧父母小故事
欣欣妈妈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管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事情完全不用做。直到上大学前,她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洗。
结婚后就发现自己和老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当欣欣出生后,欣欣妈吸取了自己成长的教训,想从小培养女儿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欣欣不到3岁时,欣欣妈也纠结过:孩子这么小,很多事情都不会干,让她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欣欣的劳动习惯,不仅让她为此感到快乐,还能为亲子间的亲密互动添加乐趣?
欣欣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并且试用得小有成就呢。
好习惯培养方案
NO.O1
“我自己来”的独立宣言
2岁半以后,欣欣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这个时候,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来”。欣欣妈妈从育儿书中了解到:孩子2~5岁期间,会很享受自己做事情的成就感。于是,欣欣妈妈很开心地鼓励说:“哎呀,欣欣会自己穿袜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欣欣得到赞扬后,很快就学会了从独立穿袜子到穿衣服的技能。
到上幼儿园时,欣欣已经能从容地自己穿衣服、吃饭和上厕所了。
NO.O2
来,帮帮妈妈!
欣欣妈妈在请欣欣和自己做家务时,从不用命令的语气说话,更不会说:“欣欣,你去干这个干那个。”而是说:“欣欣,你可以过来帮帮妈妈吗?”或“欣欣,妈妈需要你的帮助。”然后,妈妈会分给欣欣一些适合她做的家务活,如帮妈妈把菜从袋子里拿出来放进洗菜盆子里、和妈妈一起剥豆子等。
无论欣欣做成什么样,妈妈都可以从她已经做了的细节给予实际的鼓励。不过有时,欣欣干到一半就会跑去玩玩具,妈妈会再次“请求帮助”,尽量让欣欣和她一起做完一件事再去玩。
NO.O3
家庭成员劳动分配
在欣欣4岁时,妈妈开始为家庭成员分配劳动:妈妈做饭,爸爸洗碗,欣欣擦桌子,这个习惯一直很好地保持了1年。欣欣5岁时,妈妈告诉她:“作为家庭成员,每个人都要参与到日常家务活的劳动中来,欣欣长大了,平时做得特别好,可以帮妈妈做更多的活儿了。”如此一来,欣欣对自己帮妈妈做家务活的责任心就更强了。
NO.O4
体会劳动的快乐
妈妈从来不跟欣欣抱怨做家务是累人的事。
当欣欣和她一起干活时,妈妈会选择欣欣喜欢的音乐播放,两人边听音乐边聊天,不知不觉地就将要做的活儿做完了。如果欣欣帮妈妈收拾好房间,妈妈会拉着欣欣在门口看着整洁的屋子说:“因为欣欣的帮忙,我们的屋子看上去才这么整齐、干净。”等爸爸回家后,妈妈会请爸爸看看和欣欣一起收拾好的屋子,让欣欣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爱劳动不是刻意培养的,是在生活点点滴滴中,让孩子一点点参与进来、潜移默化的。在吉的堡的托育园里,就有为幼小宝宝专属设计的生活操作课程,在课程中不仅锻炼了宝宝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更是培养了宝宝的生活技能和爱劳动的意识!
让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不仅只有讲故事、玩游戏,还可以有:“宝贝,我们一起来劳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