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呢?

资料更新:2022-05-13
浏览次数:168

       想要孩子能够成长,家长一定要放手,多给孩子一些试错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比如他可能没完成作业、可能上学迟到,那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去数落他、惩罚他。但也不是说家长就不要去管他了。

       孩子犯了错,家长不能不管,该教育一定是要教育的。但教育的时候,家长的方式特别重要。孩子犯了错,家长要做的是引导他改正。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孩子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可能他就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失败后的复盘反思才是。孩子犯了错,家长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引导孩子反思。不过引导孩子反思,也是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流程的。

一、反思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

       孩子犯了错,很多家长最关注的是事情,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于是与孩子探讨的过程中,都是从事情出发。

       比如孩子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家长也知道孩子需要帮助,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教孩子学习方法,教他试卷分析怎么做、错题本怎么整理。

Image title

       但最后可能发现,这些方法孩子还是没有用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家长太过在意试卷分析这些事情,而忽略了孩子这个人。这是很多家长容易犯、而且还不自知的一个错误。

       有些家长没有忽略孩子这个人,但很容易犯另一个错,就是给孩子贴各种意愿上的的负面标签,说他就是懒、就是贪玩、就是态度不认真。

       有些家长还特别喜欢讲道理。所谓的教他方法,也都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跟孩子说。这也是教育过程当中很大的一个坑。

       家长一定不要随意地评价孩子。这种根深蒂固的评价,会让家长对孩子有深深的不信任感。而且孩子听得多了,可能他也就会有这样的信念,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结果就是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表现得什么都无所谓。所以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要从人出发,而不是从事情出发。

二、孩子犯错后先与孩子共情

       孩子犯错后,我们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和困难。但想与孩子一起探讨怎么解决问题,我们要先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

       所以家长要先与孩子共情,要看到孩子的需求和痛苦,并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而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很多家长无法与孩子共情,其实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与孩子同样的痛苦、或者是早就忘记了这样的痛苦。而且很多家长对学习的认知都是不对的。

       很多家长的认知就是:学习是苦的。因为别人都说学习是苦的,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很多家长对学习最大的误解。

Image title

       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吗?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觉得累,但学成之后我们就会对此有成就感。这种感觉是所有人都会渴望的。

       但很多家长经常打压孩子的渴望,只关心学习以外的东西,把学习当成了赚取金钱、名利的手段。

家长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学习的过程,没有感受过学习带来的愉悦感。

       所以家长一定要经历一次真正的学习。而且经历一次真正的学习,家长就能更好地感受孩子的痛苦与感受,更好地与孩子共情。

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反思

       共情以后,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们要从孩子的利益角度出发。

       站在孩子的利益角度,会让孩子对解决这个问题充满渴望。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要多用问题去引导孩子思考。

Image title

       这个时候,家长用复盘黄金四问中的三问去引导就可以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用这三个问题一层一层地引导孩子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样做,孩子的两个能力就可以培养起来。一个是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另一个就是孩子的思考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两个是最重要的。家长也都是希望孩子遇到困难不放弃、能够理性分析问题,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躺平。

       所以家长一定要情绪稳定,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共情,要从孩子的利益角度去引导他思考。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崇业路副1号(唐城宾馆北门向东20米)
电话:1365926652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8217698

招生热线
029-8821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