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资料更新:2021-10-19
浏览次数:74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佛洛伊德说:“早期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深远的意义,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发展。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对幼儿科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了“呵护健康,从心开始”的良好氛围,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幸福感。

常见的心理问题

1.好动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等几个方面。
2.焦虑
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
3.攻击
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无故跑动、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
4.不良的人际关系
主要表现在幼儿不合群、排斥与他人交流。
正确守护,

我们这样做......

1.不要过分地关注、保护、宠溺孩子。

2.不要贿赂孩子。

3.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交往自由。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愿意或本不能胜任的事情。

5.不要打骂甚至恐吓孩子。

6.不要当着小伙伴的面指责或批评孩子。

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8.不要凡事包办,帮孩子多多分析他所处的环境,与孩子一起解决眼前的困难。

疫情期间

幼儿心理疏导小妙招

1.用儿童化的语言解释疫情

家长应如实告知幼儿疫情情况,建议要用孩子的语言去解释在疫情期间孩子所不理解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鼓励孩子以他们习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情绪感受。不轻易打断孩子说话,保持足够的耐心聆听。允许孩子哭泣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有序的生活可以给孩子一种稳定性和安全感,是保持孩子心理内在稳定的重要部分。家长应与孩子一起保持作息规律,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运动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

4.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家长和孩子一起正确戴摘口罩、洗手、消毒、通风、不聚会、不扎堆,引导孩子以理性、宽容的心态看待疫情,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学习关爱他人,做淡定自如、正确面对疫情的父母。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幼儿的领路人,我们会继续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充分做好家园有效互动和沟通,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有特色,真正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公园南路69号国风世家小区
电话:1582958090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9138099

招生热线
029-8913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