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录音使用更佳哦
一提到“青春期”,家长往往就想到“叛逆”二字。其实,青春期并不等于叛逆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有叛逆行为。
家长帮助孩子适应这个世界,带着安全感和自信心在世界中寻求个人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家庭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健康发展。
为此,省初心苑为大家带来“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系列微课,一共五节,在3月陆续推出。
欢迎大家收听、留言、谈收获或疑问,让我们一起学习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
经常有家长朋友会问到这些问题,难道这个时候也要倾听吗?
1、如果孩子身边的好朋友的一些行为是我不认可的,担心他会影响到孩子,我该如何表达?
2、孩子总是拖拉怎么办呢?
3、孩子抗拒家长检查作业怎么办?
4、孩子总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5、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
今天的课程主题:我信息的运用
我们将从四个部分学习我信息的运用:第一,比较我信息与你信息的不同效果;第二,我信息的表达要点;第三,什么时候运用我信息;第四,我信息的练习。
从分享我和我老公的一段沟通,来体会一下你信息和我信息带来的不同效果:每天晚上,儿子喝完奶,老公总会拿着水杯、牙刷到我们面前,对我说:“你给儿子刷牙”“快点了,你给儿子刷牙”;每当听到这两句话,我内心有以下心理活动:“你不说我都会做,你说了我就不想去做了!”“你连牙刷都拿了,干嘛不自己去做,非要我做?”“你要给儿子刷牙,你就去做呀!”
然后我就直接说:“你都准备好了,你直接给儿子刷就好了”这时,老公回应我说:“我给他刷总是刷不好,你来了”顿时心都融化了,原来老公是在向我寻求帮助,乐意效劳。
原来老公的内心需要是:我想给儿子刷牙,可是我不会。其实如果老公直接这么说,我就很乐意效劳,而且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感,帮助别人很快乐。可他却用你信息表达出来,让我解码错误,误会了他的本意。
你信息的特点
你信息有这样典型表达:通常都以你字为开头,带着评价或建议。
你停止那样做。
你不应该那样做。
你难道不能……
你如果不住手的话,那么我就要……
你为什么不这样做?
你真淘气。
你怎么长不大!
你想要关注。
你为什么不能像XX一样?
你应该懂事点。
请大家回忆一下,当你的另一半跟你这么说时,或你自己的爸爸妈妈跟自己说以上的这些话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1、我会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抵抗对方施加给我的影响;
2、我感到自己不被信任,自己没有能力;
3、我的需求不重要;
4、我内疚,我不好;
5、我没有价值,我回避错误;
6、我为自己辩护,这不是我的责任;
7、激发我发动攻击,你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到。
我信息构成要素
(事实行为+感受+影响+请求)
(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不要评价,是描述)
(2)我的感受
(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4)明确的请求帮助,而不是命令
以孩子放学了不按时回家,也不给家里电话的例子来说明我信息的要素:
(1)描述不可接纳的行为(不是评判,而是描述)
这里就可以用上上节课关于共情练习里区分观察与评价的练习了。
描述是:你离开学校之后,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电话说你要晚回来……
评价是:你不打电话说一声,真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回顾到大家提出的问题:
其实为什么孩子不主动学习,这个问题已经带有一个评价了
孩子拖拉怎么办?拖拉也是一个评价。
孩子抗拒家长检查作业,抗拒本身也是一个评价
(2)自己对这种行为的感受
感受:当你离开学校之后,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电话说你要晚回来,我很担心,我害怕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
如果孩子身边的好朋友的一些行为是我不认可的,担心他会影响到孩子,我该如何表达?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我信息的表达。
(3)行为对自己确切和实际的影响
当你离开学校,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打电话说你晚回来,我会很担心,而且无法专心工作
这种确切而实际的影响是某种让你耗费钱财、时间、额外的工作,或对你而言引起不便。这些行为可能会使你无法做某件你想做的事,或者使你疼痛或不舒服。
(4)明确具体的请求帮助
不清晰的请求:请你不要像今天这样
清晰的请求:请你以后过了约定时间还没到家,给我电话。
注意区分请求与命令: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与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你一点都不会体谅父母,你要是体谅父母就会给我电话。”
前三部分我信息缺一不可。当表达完前三部分的信息,需要得到对方的反馈,在反馈过程中看看对方是否理解自己的意图。这时候可能需要倾听与共情来澄清对方想法,进一步做表达。另外,做足前三部分,可能你会发现有一些是自己多余的担心,如孩子的行为对你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也许这时候就不需要再做第四步请求了。而要在充分的倾听和共情之后,才能提
什么时候使用我信息呢?
还记得我们的问题区划分吧。
什么是父母拥有问题:
孩子吃晚饭时常常很晚才来
孩子打断你和朋友的谈话
孩子没有做完家务
孩子用了家里的东西后随手乱放,没有把他们放回原处
孩子出门时间晚,以至于你上班迟到
孩子拥有问题时 | 父母拥有问题时 |
由孩子发起对话 父母是倾听者 父母是辅导者 父母想帮助孩子 父母是听众 父母协助孩子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 父母接受孩子的解决方案 父母主要关注孩子的需求 父母较为被动 | 由父母发起对话 父母是发送者 父母是影响着 父母想帮助自己 父母要明确说出自己的看法 父母必须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 父母必须对她自己的解决方案感到满意 父母主要关注自己的需求 父母较为主动 |
当父母拥有问题时,有以下可供选择的方法:
1、他们可以试着直接改变孩子(我信息的运用)
2、他们可以改变环境(预防性我信息)
3、他们可以试着改变自己(换位体验)
那我们来看看,关于伙伴们提出的五大问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信息吗?
担心她交朋友、拖拉、主动学习、抗拒交流都可以使用。但同时也需要依据孩子的反馈使用共情技术。
孩子拥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 |
共情解决了问题 |
无问题区 |
我信息解决了问题 |
父母拥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 |
比如担心她交朋友,可能就会存在孩子拥有问题、父母拥有问题,也就是我有我需求,你有你需求,那我们怎么讨论出解决方案,满足双方需求呢?这就是共情和我信息运用的升级版。
而在无问题区也可以用预防性我信息,以及用我信息表达鼓励与感谢,比称赞好。
表达感激三要素
(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2)我们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怎样的心情。
我信息的练习
看看下面的句子是否表达了感受:
我觉得你不爱我
我觉得你不够体贴
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当你说那句话时,我感到害怕
如果当我说话时你不看着我,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
你真可恶
我想打你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
我是个没用的人
看看下面的句子充分表达了行为对自己的影响:
你答应我不玩手机,可你现在还在玩,太令我失望了。
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你来得这么晚,我很郁闷。
你无法来吃晚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的
朋友叫我外号,我很难过,因为我想得到欣赏。
你得奖了,我很高兴。
看看下面的句子是否表达了明确的请求:
我希望你理解我。
请告诉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我希望你更加自信
不要再玩手机了。
我想更好的了解你
我希望你经常做晚饭
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最后,通过今天的学习,那五个问题,你打算如何表达给孩子听,能真正理解你的意思,并愿意跟你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