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有限
父亲在家里修理木床,腾不过手来。便让小浩去屋里帮自己拿一个工具,说了一句:把扳手拿来。可是小浩就是不明白“扳手”到底是何物,找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要拿什么。只得硬着头皮问自己爸爸到底拿啥?爸爸又给小浩解释一下,但是小浩依旧不懂。爸爸就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孩子就一顿大骂。孩子委屈,憋着泪水不敢说话。
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够看的出,孩子不是笨,而是对未知事物的迷茫无助。他们对东西的理解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成年人对他们说一些天大的道理,多少人的经验总结对他们而言就是天书。你讲再好的道理,他们理解不了也是白搭啊。
2、孩子想要父母的关怀
孩子不听话的大部分原因不是真的想要闹人,而是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
孩子年龄那么小,并没有大人们所想的那么冥顽不化、脾气倔犟,孩子只是感觉父母在某些时候有些照顾不到他们,心里面会有所失落,便会做出一些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举动去吸引父母的注意,父母对他们的说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但是父母却不解用意,一味说教,孩子不听也情有可原。
1、 会使孩子形成习惯
有句诗写得好:鹤立鸡群立久了,就真的变成鸡了。这句话也可以用在父母对孩子的说教上面,父母经常性地对孩子说教,动不动就是大道理之类的,对孩子而言,要是天天如此,必然会由最初的害怕变成无所谓,原因皆是太频繁了,孩子已经形成习惯。
2、孩子会产生厌恶情绪
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够,并不能理解父母的大道理所要表达的含义。父母唠唠叨叨,自认为自己对孩子很好,可有曾想过孩子会听的进吗?时间久了,孩子肯定会对听了千万遍的、丝毫不变的话题感到厌烦。进而会对父母产生抗拒感。孩子会成为一个所谓的“坏孩子”,与父母抬杠,对着干。
该打就打,正确教育
1、 父母要以身作则
说过很多次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会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孩子不听道理,甚至是产生厌恶情绪,做父母的就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了。
是不是自己在某些时候,脾气也是如此的硬臭呢!是不是自己错误的行为对孩子产生了错误的引导呢?因此,父母要时刻反省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2、 父母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
孩子不听道理,如果父母就仅仅理解为孩子只是想要父母的抱抱或者是在无理取闹,就大错特错。孩子除了一些小脾气之外,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非常惹人爱的。
不知父母有没有仔细考虑过孩子倔犟背后的原因呢?孩子不听管教有他们自己的原因,父母应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才能使孩子得到正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