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没有玩具熊就不睡觉?

资料更新:2021-11-26
浏览次数:334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恋物行为?

很多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会出现一定的恋物行为,主要表现的是对某一样物品格外喜欢和亲近,每天无论做什么事都想要带着它。

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拿这样物品,他们就会出现哭闹、愤怒甚至绝食的情况。

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恋物行为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孩子年龄太小缺乏安全感的缘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就会慢慢消失。

有恋物情节的孩子内心通常缺乏安全感,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会疏忽对孩子的关心,孩子缺少和他人沟通的机会和时间,慢慢的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内向敏感。

这种孩子通常是家长口中的乖孩子,他们从来不给家长惹麻烦,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会求助他人总是一个人默默承受。

  

  个别家长在孩子1岁的时候就让他们一个人在独立房间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

虽然他们并不愿意自己一人睡觉,但因为无法抵抗父母,所以只能被迫在睡在自己的独立卧室。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需要家长陪伴和关心的时候,但父母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这就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安的情绪,对周围的玩偶产生恋物情节。

  关于孩子恋物情节,家长有哪些误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恋物情节就是很多孩子会出现的情况,但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矫情,不理解他们的行为。

家长对孩子喜欢的物品随意评价,甚至是贬低他们的玩具平平无奇,家长这样的行为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对他们的信心造成毁灭性打击。

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改善恋物情节,反而还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性格更加的内向。

  

  当家里来客人或小朋友时,一些家长就会让孩子将自己的玩具让出来送给对方。

这样的家长不仅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且还很要面子,害怕对方觉得自己小气。

孩子对自己喜欢的玩具有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们会觉得这个玩具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如果家长随意将玩具送给他人,就会导致孩子的内心出现恨意,孩子很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

  发现孩子有恋物情节,家长如何帮其改正?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某一件物品格外依赖时,就说明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拥抱孩子。

  当他们表现的好时要给予他们亲吻,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在一旁鼓励支持,不要置之不理。

特别是孩子年龄越小时,越要多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怀,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自信。

很多家长对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吝啬对孩子的亲吻和拥抱,这是不对的。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感觉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会感觉焦虑,这个时候想要通过玩具来缓解自己的不安情绪。

  因此家长在外出之前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安抚,让他们放松心态不要紧张,回到家长也要对孩子给予拥抱,让他们知道父母是关心他们的。一些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睡觉时总喜欢抱着玩偶,如果玩偶不在身边就会睡不着觉,这样的孩子内心会有些胆小。

  特别是在黑暗中会感觉很恐惧,于是就会通过玩偶来缓解自己的不安情绪。

家长要在孩子睡觉之前,对他们进行安抚工作,可以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或者唱一首摇篮曲,这样他们的情绪能够平稳下来。运用小妙招,能够有效改善孩子的恋物情节!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话不喜欢与他人沟通,那么家长就要多带孩子外出走走了,不要总是待在家中。

  当孩子看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后,他们内心的不安就会减少很多。当孩子在外面玩乐时,家长可以试着引导他们与他人沟通,刚开始孩子会不适应,家长不要勉强,慢慢的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开朗许多。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养一个小动物,小猫小狗都可以。研究表明适当养宠物能够增加孩子的沟通能力,孩子会变得更加有耐心而且懂得分享。当孩子有了小动物的陪伴时,他们就不会觉得孤单,反而还会将心事说给他们听。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孩子恋的物品给小动物玩,这样孩子能渐渐转变对物品的依赖感。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世纪大道先河国际东区内
电话:1559677299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33661869

招生热线
029-3366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