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维生素D缺乏或缺钙的预防
预防维生素D缺乏或缺钙要从胎儿期就开始,1岁以内的宝宝是预防的重点对象。具体的常规预防如下:
胎儿期
1. 孕妇要多晒太阳和多户外活动;
2. 孕妇要多喝牛奶;
3. 孕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但是很多妇产科医生认为维生素D对胎儿的安全性还不是很确定,所以很少给孕妇开维生素D;
4.孕5个月以后,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钙(500毫克左右) 。
0~3岁维生素D补充:
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最重要,也最经济、有效。
2. 从10天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每天维生素D400IU。早产或双胎3个月前每天补充维生素D800IU。
3.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和多晒太阳,每天喝奶粉。
●宝宝太阳怎么晒?
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0.5~1小时。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鱼肝油和晒太阳要互相结合和互补。例如如果很长时间阴天,晒不到太阳,那么,每周可以吃9粒维生素D(每粒400IU)。
钙的补充:
建议根据喂养方式、奶量和骨密度作为参考个性化补充,不建议人人补充,也不建议人人不补。以下是钙剂补充的参考量:
●6~12个月的宝宝:每天100毫克
●12~36个月的宝宝:每天150~200毫克
奶量的建议:
●4个月(或6个月)的宝宝:全部吃奶。
●6~12个月的宝宝:600~800毫升
●1~2岁的宝宝:600毫升左右
●2岁以上的宝宝:500毫升左右
●3~6岁的孩子:多晒太阳,多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如果经常晒不到太阳,也要常补充维生素D,可以每周3~5粒鱼肝油。每天500~600毫升牛奶。如果奶量不足,适量补充钙剂。
以上是以预防为主的建议。
如果宝宝确诊为“低骨密度”或“维生素D缺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疗程进行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此外,也要警惕仍存在一些病理状态下的“低磷佝偻病”和“低钙抗D佝偻病”等,要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