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幼儿疾病的多发季节。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天气多变,雨水增多,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昼夜温差大,孩子反复感冒、咳嗽,不仅影响健康、发育,而且会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如心肌炎、风湿病等。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季的特点,对幼儿进行精心护理,提高孩子的免疫和抗病能力。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伤害孩子的呼吸道。居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但一定要注意天气预报,在气压低、空气污染严重时,少带孩子出门。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减少其感染病菌的机率。
2.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按时进餐,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混吃,甜咸适合,饮食要有规律。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营养全面,膳食搭配得当,能增强幼儿身体的免疫力。要在保证幼儿肉、蛋、奶等蛋白质类供应的前提下,让幼儿多吃青菜、粗粮,因为粗纤维可以疏通大肠,完成再次消化的最后一道工序;多饮水,春季气候干燥,幼儿活动量加大使幼儿体内缺少水份,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减少患病的机率。
3.不吃或尽量少吃冷饮和油炸、烧烤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尤其是冷饮,会使咽喉道局部血管收缩,正常状态下喉道都会有细菌隐藏,一旦局部抵抗力差,就会引起呼吸道感染;不吃油炸、烧烤食品,是因为这些食物燥热,其实,每种食物都含有一定的营养素,只有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
4.利用春天时机锻炼幼儿身体。春季气候适宜,阳光灿烂,极有利于幼儿户外活动。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造血功能,促进维生素的生成,从而有效地促进体内钙的吸收,提高骨骼对钙的摄取能力;春季阳光中的红外线能使人体深层组织的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使骨细胞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两种射线的适量照射均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我们可利用春游、放风筝等形式带领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
5.防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孩子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春天是疾病的好发季节,应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源,不带孩子到花园玩耍,少吃或不吃鱼、虾等刺激性食物。
6.培养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摸鼻子和眼睛,是帮助幼儿健康度过春季的一个重要而且必要的手段。此外用冷水洗脸洗鼻子有助于增强幼儿鼻粘膜对空气的适应能力,不过冷水洗脸洗鼻最好在春季天气暖和的时候开始进行。
6.多喝开水。尤其是25度左右的新鲜白开水。
7.尽管春季小儿传染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但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是共通的,主要是饮食合理,补充营养和水分,多吃蛋白质、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增强抵抗力;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以下四种疾病在小儿人群中频发,需要重点防治:
风疹:
风疹是有风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如果幼儿患上风疹,应该停学休息,注意补充营养、水分,选用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麻疹:
麻疹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已经患病的小儿,潜伏期为2~3天,潜伏期亦有传染作用。及时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具有预防麻疹的作用。如果幼儿患上麻疹,应该送医治疗,多多休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注意清洁皮肤、眼睛、口腔和鼻腔。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在儿童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在冬末春初时节,让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在儿童中大大增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天,主要表现为头痛、干咳、流涕、咽痛,发热一般持续3~4天。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俗称“乍腮”,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较长,为2~3周。通过接种疫苗,隔离患病小儿可以预防,而接触过流行性腮炎患者的小儿可以服用一些预防性药物。
所以各位家长加发现孩子有春季常见传染疾病时,请及时就医!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