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儿童营养与健康

资料更新:2020-12-30
浏览次数:95

营养对儿童体格生长及心理行为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养及喂养知识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可导致儿童营养障碍、感染各种疾病,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儿童时期营养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受孕到生后2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体格生长经历第一个生长高峰;神经系统发育处于优势地位,既是认知发育的关键时期,又是人类高级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萌芽及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人体重要器官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充足而均衡的营养,这不仅包括能量、蛋白质的摄入,还涉及许多必需微量营养素。如果必需营养素缺乏常常可影响重要器官的生长和发育,也可间接影响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此期间,营养和代谢等诸多因索,对儿童乃至成人期的健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早期营养不足造成的损害在2岁以后将无法逆转。

营养与体格生长

婴儿期是生后体格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时期,1岁末体重将增加至出生体重的3倍,而身长则增加约25cm,因此单位质量的营养需求远高于其他时期。通常4月龄婴儿摄入能量的30% ~35%用于支持体格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减慢,用于体格生长的能量逐渐下降,1岁左右儿童用于体格生长的能量才5%左右,到3岁时此值下降到2%。因此,能量摄入不足对于生长发育的损害在婴儿期更为常见和明显,即使是营养素的轻微缺乏也会对后期体重或身高产生累积性影响。已证实,母孕期及生后早期营养素缺乏可引起体重、身高等体格生长指标增长不足或不增;感染发生概率增加;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等短期可见的影响。

营养与免疫功能

营养不良是继发免疫缺陷最常见的原因。严重的营养缺乏对宿主的防御机制具有极大的损害,如影响细胞免疫功能、中性粒细胞杀菌力、补体系统、分泌性IgA反应性等;这些损害在早期营养不良者中影响较大而且持久。目前已证实,很多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特殊的必需营养素缺乏对免疫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如锌和维生素A的缺乏常常导致反复感染的发生。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于2002年开始给边远贫困地区小于5岁儿童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对改善该地区儿童维生素A营养、降低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起了重要作用。WHO在2005年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有助于黏膜修复和缩短腹泻病程。

营养与脑发育

有实验证实:在生命早期能量和(或)必需营养素供给的减少对体格生长、器官结构和功能发育,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长期及重大影响。虽然目前尚缺少特定营养素对婴儿和儿童期脑发育影响的研究资料,但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早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通常会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在影响体格生长的同时也会干扰脑功能发育,从而导致认知发育异常。微量营养物质的缺乏同样可给儿童健康带来短期和长期影响,如铁缺乏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可高达40% ~60%。研究显示,早期发生贫血的儿童可能对体格生长没有影响,却可造成认知和行为缺陷,而且这种影响通常不可逆转;即使到学龄期,贫血虽得到纠正,但其学习能力仍然较差。生命早期发生轻度碘缺乏,即使在生后接受了治疗,也可导致IQ值下降5~7,由此而产生的学习能力受损和生长能力下降,最终会转化为影响收入的经济学指标。而早期营养干预对学业和经济生产力具有持续的良性作用。

营养与代谢

2005年我国部分城市疾病死因分析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竹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约占全部死因的41. 6%。因此,对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不良效应研究已成为热点。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孕期营养、出生体重等生命早期营养状况与成年后血压、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肥胖、骨质疏松乃至肿瘤等疾病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并基于循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关于人类疾病起源的新概念——DOHaD(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即“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或“代谢程序化(metabolic programming)”。这一概念在1974年由Dorner首先提出,以后因Barker等人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査结果得到广泛认可。他们的回顾性调査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岁时的体重分别与成人期发生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而提出假设:孕母或者胎儿的营养不良导致的胎儿生长受限可能增加出生后发生慢性疾病的危险性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出现快速“追赶生长”现象可能是产生损害的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生命早期的营养不足使个体更适合于低能量环境,如果将其置于高能量环境,以后患病的风险则增加。但是,当胎儿营养供应的变化不大时, 机体的“妥协”则可能不会立即通过表型的改变显现出来,从而表现为代谢和神经内分泌生理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个体对将来诱发肥胖的环境特别敏感。1959~1964年,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期间出生的儿童,普遍经历了食物缺乏及营养不良。调查发现,与1964年出生的女性比较,1959~1961年出生的女性步人中年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显著增高,患超重和肥胖危险性分别增加了28. 9%和46. 5% 。此调查证明了早期营养不良对成人期慢性疾病的影响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孕期营养能量过剩不仅会导致孕妇体重增长过多及巨大儿娩出,也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巨大儿与成年期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发生率增高有关。因此,处于出生体重两个极端者,未来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探讨上述现象发生的机制以及代谢程序的研究,通过妇产科和儿科学者的努力,将可能有效防止母亲孕期和婴儿期疾病发生的风险,并由此促进人群的长期健康。

此外,喂养方式与肥胖病发生的研究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营养对代谢的重要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发现,母乳喂养具有微弱但是明确预防肥胖的作用,而这种预防作用与社会阶层和生活方式无关。其原因可能与生后1岁内母乳喂养婴儿生长速度相对比较慢,以及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比较低有关。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儿童早期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正常的情况下,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与早期体内脂肪的规程以及BMI升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人提出“早期蛋白质假说”,认为人工喂养儿摄入蛋白质含量过多的配方乳,可能导致今后发生肥胖病的危险性增加。

地址:重庆南岸区万达广场名邸小区内(13号观光电梯旁)
电话:18725612537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2613191、62613192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