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生活里到处都充满着好奇,孩子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想象里成长着。他们总是爱问父母一些“为什么”,作为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善问。下面两个问题,请父母仔细思考后再回答:平时带孩子出去时,有没有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启发孩子去观察、发现新事物?当孩子的问题多了以后,有没有耐心地对待孩子的疑问?如果父母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父母,能够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父母最好对自己做一番反思。试想,你由起初的耐心回答,到渐渐地不耐烦、敷衍了事,甚至不理不睬,或者粗暴地制止……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孩子正在认识世界,渴望了解世界,而父母这样的态度无疑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打击,久而久之,提问总是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慢慢丧失提问的欲望,也丧失了一个成长的最好时机。只提要求而不给予指导是错误的徐智的儿子上初一不久,徐智就发现了问题。儿子每天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复习完功课,一会儿坐到电视机前看几眼,一会儿打开电脑玩几下游戏。徐智决定找儿子谈话:“你现在的学习很轻松吗?你就不能学习完了,给自己再找点事儿做做?非得把工夫都用来闲逛?”可儿子说:“您说我还能干什么?该做的功课我都做完了。”这回徐智再也忍不住了,对儿子严肃地说:“你这样是在浪费时间!整天晃来晃去、无所事事,小小年纪老是觉得无聊、没劲,一点生活的目标都没有,以后怎么办?我不管你干什么,总之,不许再这样下去了。”但是他说完这些话之后,儿子依然如故。如果孩子的功课已经做完,父母没有必要辅导了,这时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寻找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否则,孩子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有压力、困惑和不知所措,孩子每天也想很努力地提高自己,但却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久而久之,会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带来很不利的影响。【正面管教秘诀】父母不要只是抱怨孩子因为没有努力的目标而无所事事。其实,孩子的本性都是喜欢学习、喜欢有新的目标让自己去努力的,他们自己也常会为此感到困惑。所以,父母要做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为自己制订努力的目标,使生活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