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家长,突然跟我认怂,百般无奈感慨道:
“真佩服父母那一辈人,带着N个孩子,工作照样不误,还年年是先进劳动者。
我就一个儿子,已经搞得精疲力尽。最头疼的是,那小子总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怎么教都改不过来!”
这不,昨天又发生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刚接儿子到家,照例打开书包,打算安排下他的作业。结果,发现书包里竟然躲进了3个同学不同科目的本子。
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寄放的同学分开时忘了要,而儿子也忘了给。
人家是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他们是四个小脑袋,个个都是马大哈。
好像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这样,为什么明明脑袋瓜挺机灵,但就是成天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呢?
归根结底,孩子身上所有的毛病,都是养育上有疏漏的提示。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下这个问题。
孩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并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差
育儿专家芮彩琴说:
“很多爸妈都以为孩子丢三落四是因为记忆力差,容易忘事。
其实问题不在记忆力,从自身原因看,是因为专注能力不足。”
孩子的专注能力与个人注意力、认知水平、父母的干预程度密切相关。
①注意力不集中
在医学和心理学上,儿童有种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叫“感觉统合失调症”,是指大脑功能不协调,无法有效整合各部分的感觉信息。
“感觉统合失调症”,又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最直接的表现是:
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粗心大意,日常容易丢三落四。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缺乏均衡的肢体锻炼导致。
多数家长常常出于各种原因,限制孩子的身体锻炼,诸如:过分强调学业、觉得浪费时间、担心孩子受伤等。
②认知不够全面
专注能力除了与注意力密切相关外,还与个人认知是否全面有关。
而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因为认知上不够成熟。
做作业时,将52看作25,将b看作是d,看起来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审题不清,实则是视知觉能力失调。
准确获取看到的信息并不简单,而是要经历从眼到脑的复杂转换过程。
其中,涉及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记忆以及视动协调等。
孩子视知觉能力不足,就容易粗心、做错题。
另一方面,同个失误或疏忽怎么教都不会,有可能是没有意识到重要性,又或者是概念理解不清。
因思维能力有限,孩子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常常是这件事做了、这道题对了,换到另外一件同类事情或题型就不会了。
这可不能简单归咎于粗心,应该考虑下孩子可能是真的不懂。
③父母过度包办
如果说前两个原因是客观原因,那父母过度包办就是家长的主观错误。
“这些事情小孩不用管,你只要管好学习就行。”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句话。
出于这种想法,孩子房间乱了,大人就帮忙收拾。书桌乱了,就帮忙整理。就连衣服,也帮忙穿好。
孩子习惯了什么都有父母代劳,失去了成长自身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养了成万事不上心的心态。
反正,就算自己不做,还有父母帮忙兜着。
习惯了依赖父母,自然就学不会独立,丢三落四就成家常便饭。
想要孩子细心独立
父母不妨懒一些、精一点
了解完具体的原因后,对症下药就不是难事。
俗语说:“妈妈越勤快,孩子越懒;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
要想改变孩子马虎的坏习惯,妈妈就得懒一些、精一点。
①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债
德国妈妈践行“三部曲”:不管、不帮、不提醒。
孩子丢三落四,那就让他丢三落四,让他自食苦果。
作业做错,或忘了做,不管他。等到被老师批评,觉得丢面子了,下一次也就会重视了。
大冬天,上游泳课,忘记带换洗衣服,冷过一次,尴尬过一次,也就记住教训了。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这种做法简单粗暴,但胜在有效。我们可以把这当作初级手段,更高级的做法是:灵活变通,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又忘记带课本,正跟你电话求助中。
别急着答应送过去,不妨先问问:
“什么时候上课,现在送来得及吗?”
如果急着要,那你大可答应并告知孩子:
这趟需要他支付20块油费,要为自己的粗心买单。
如果时间还充裕,那不妨在付油费的基础上,引导他:
“你也可以想想是否有其他办法,这样就不用花掉20块零花钱。”
我家小孩的答案是:老师答应了,只要自己帮忙收拾桌子,就借书给自己。
②帮孩子养成列清单,事后检查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前列好清单,对照执行,就不容易忘事。
刚开始,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学习列清单。两三次后,就要求孩子自行列清单,我们跟着看一眼即可。
循序渐进帮助孩子使用清单,待他熟练掌握时,就可以完全放手。
孔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不妨从娃娃抓起,从小教他养成“检查、检查、再检查”的习惯。
陈美龄就告诉孩子:早上起来、上学之前、回来之后、睡觉之前,都要检查、检查、再检查。
多次强调后,孩子即便不能一步到位,也会明白检查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③父母要以身作则,建立有序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
如果你本身马大哈,对细节漫不经心,就不要怪孩子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因为孩子都是跟着你,照着学。
所以,以身作则是纠正孩子坏习惯的首要原则。
除了注意自身习性,家里的环境也要保持井然有序,这样有助于建立孩子的条理性。
细心和条理性是呈正相关的,一般条理性好的人,往往也比较细心。
边听歌边工作、边吃饭边看电视,这种一心二用对大人来说,跟呼吸一样自然,甚至能提高效率,但孩子不行。
尽量辅助孩子“单线”做事,为他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比如他做作业时,不要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更不能打麻将、大声喧哗。
告诉孩子每次只专心做一件事、一门功课,如此便能显著提高他的专注力。
④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给积极心理暗示
曾听到一家长倒苦水:
“我们家孩子周一丢奖状,训完,周五丢学校刚发的社保卡,今天又丢作业,罚都罚不过来……”
适度惩戒能取到明显的效果,比如上文提到的为粗心支付20块油费。
但如果惩罚已不大起作用,一味惩罚只会适得其反。外部限制只能治标,想办法激发内在驱动力才能治本。
此时,需要家长多给客观反馈(不要情绪化),多表达重视,多在意义层面上引导。
比如,孩子认为粗心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都懂、都会做,就是觉得简单,所以才疏忽。
那你不妨告诉他: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但如果你不仅会而且都做对,那就胜过了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厉害,值得钦佩的人!”
就跟小红花一样,父母的欣赏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助燃剂。
⑤巧用趣味游戏,全面训练孩子的感官
针对孩子感统失调、认知不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趣味游戏刻意训练,进行调整和改善。
下面分门别列给大家推荐一下。
视觉训练
一起来找茬:拿两幅相似的图案,让孩子找出其中所有的不同点。
多玩球类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都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动态视觉。
听觉训练
复述故事:孩子必须聚精会神听故事并理解,才能良好完成复述。
听一听有几只小动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或一段话,事先告知要记住出现了几只小动物。这里的小动物可换成任何其他名词,只要你需要。
其他训练
最后的橡皮檫:做作业前,上交橡皮檫,做完再拿出来使用,修改得越少越厉害,得分越高。
找回被拿走的宝物:结合清单一起玩,孩子按照清单整理完物品后,故意拿走一样东西,让他凭记忆回想,想到就归还物品,并附上一个奖励。
粗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最忌心急乱投医,切实弄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