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在家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一、中午进餐时,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
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不会强迫孩子吃饭,有些孩子吃得多,有些孩子吃得少,每个人饭量不同。3~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饥饱,可以为自己选择合适的饭量。爸爸妈妈也不用担心会饿,下午可以准备适量加餐和水果,帮孩子补充体力。幼儿睡觉前如果吃了过多的食物,胃得不到休息,自然睡不着觉。
二、在幼儿入睡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要提醒孩子睡前小便,以免因为憋小便而影响休息;要帮助孩子换上宽松的衣服上床。如果寝室光线太亮可以拉上窗帘,调暗灯光,以营造安静的睡眠气氛,也可以放一些轻音乐。
三、和孩子共同制定午睡规则,引导孩子遵守规定
每天午睡时幼儿躺好后,还可以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小声地和家人交流,时间一到,就要躺好,闭上眼睛睡觉。
四、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有的孩子睡前习惯听儿歌或者故事,要在缓慢的声音中逐渐产生睡意,听完故事后才能安心入睡。对此,家长可以在睡前给孩子唱一些适合入眠的儿歌,或者讲一些睡前故事,声音要轻,节奏要缓,韵律要慢,在这种缓慢的节奏和恰当的唱词中,逐渐哄孩子入睡。
五、饭后活动很重要
饭后午睡前,刚吃完饭的孩子也不能马上入睡。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跟孩子做一些亲子互动,一起做些游戏或者共同读一本绘本,如果过饱孩子不易入睡。
六、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
不正确的姿势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因此孩子在家午睡时家长应该关注幼儿睡姿,如果发现类似于蒙头睡、俯卧睡、爬睡等错误睡姿时,要轻手轻脚地帮助孩子调整过来。如果发现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有反常的现象,如咬被子或枕巾、脸色和嘴唇比较苍白、呼吸急促、浑身发抖等,可能是孩子生病了,要及时就医。
总之,家长要采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培养幼儿安静入睡的好习惯。幼儿在身体舒适、心理满足的情况下,自然会很快地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