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开解孩子的占有欲

资料更新:2020-06-02
浏览次数:426

        生活之中,孩子和伙伴们一起玩时是非常高兴的,但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这类不愉快的事,玩具是孩子最喜欢的东西。


       在孩子们的眼中,玩具是一种非常神圣而重要的存在。而自己的玩具更是谁都不能动,往往动一下孩子就会做出极其生气的表现。


一、 孩子不爱分享玩具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非常多的家长都想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呢?

    

       实际上,孩子不爱分享玩具是正常的。孩子的占有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并不是家长们所说的“自私自利”,也并不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有问题才导致这种强烈的占有欲。

     

      2岁左右的宝宝就已经开始懂得“拥有”的概念,并慢慢转变,开始以自我为中

心。到了3岁左右,会出现一个敏感期,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是从“我”出发,而不知道还有“你”、有“他”、有别人,因而导致了独占行为的发生。这与“自私自利”有着本质区别。


二、占有欲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

    

      孩子在玩具这方面之所以会特别的敏感和排斥,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在发挥作用。孩子想要证明自己、获得主权、想要发挥自我意识等是占有欲膨胀的原因。


      其次,在孩子的“不爱分享”中,物权意识的强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孩子或许对于这个玩具并不是很在意,可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地位,就算是吵架孩子也觉得是有必要的。

 

三、 强迫孩子分享会严重影响自我意识发展

 

1.丧失行为主动性

 

       孩子有时被索要玩具、礼物等并不是以友善的方式进行的。孩子可能是因为他人的欺负,其他孩子故意要抢他的东西;也可能是碰到了另外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所以才会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被要求“分享”。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要求孩子分享的话,那么分享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孩子的心理也会觉得委屈。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孩子会变得极其没有主见,并且习惯于他人对自己的安排,丧失自己行为的主动性。

 

2.交际能力弱化

 

      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孩子不是出自内心地想去分享,而是因为家长眼里所谓的道德、友情而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被迫去分享,我们很难说这样的结果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在被强迫接受分享的安排中,孩子会觉得自己委屈,心里不舒服。

 

      这可不是孩子太懂事了,而是一种委曲求全,是因为家长没有顾忌到孩子的情绪,他被强迫经营友情,变得礼貌。

地址:西安市芙蓉南路18号
电话:1779179306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9669193

招生热线
029-896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