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入园 养成好习惯

资料更新:2023-09-04
浏览次数:174

什么是入园分离焦虑?
所谓入园分离焦虑,就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焦虑、不安等情绪和行为,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面临一次入园分离焦虑。可以想象,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随时可以回到亲人怀抱的状态,切换到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情况,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类型?
抗拒性
入园就不停哭闹,与家长分别时,情绪激动,不愿意放手,拒绝与老师接触。
慢热型
入园初期表现不反感幼儿园,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哭闹。
孤独型
既不哭闹也不愿意与人说话,性格内向,脱离群体。
自由型
无拘无束,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与人抢东西。
分离焦虑的表现?
由于生活背景和教养方式不同,每个孩子个性特征不同,导致孩子入园后分离焦虑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怕生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流,抵抗交往,躲避参与集体活动,缩在角落,或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从头到尾只黏着一个老师。
强烈抗拒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等。
拒绝进餐、喝水
有的孩子认为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说谎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阶段性体质过敏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尤其是本身情绪比较敏感或者体质较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尿裤子、尿床
对于三岁多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因为焦虑、害羞,出现尿裤子的情况。
分离焦虑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这个焦虑也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家长可能也会出现这种不安的情绪。我们要科学面对更要相信孩子,给予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和过程,孩子们适应环境后,这些问题就消失啦。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会给孩子身心方面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那么,在认同孩子情绪的同时,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心态调整
新生幼儿入园,既是对孩子的挑战,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我们经常会发现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在送孩子入园前,家长要统一战线,意见要一致,鼓励孩子去幼儿园,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要坚持送他去幼儿园,不能因为心疼,就软下心来,放弃最初的坚持或者妥协。
家长切记不要将自身的“焦虑感”传递给孩子,应放平心态,从容应对,不要因为处理不当,而给孩子留下“分离焦虑”创伤,影响日后自信和安全感的建立。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带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
从生理上帮助孩子
(1)帮助宝宝了解幼儿园:幼儿园的样子、在里面做什么……
(2)做好宝宝的心理建设: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去了会怎样……
(3)调整宝宝作息时间:吃饭、睡觉、外出活动,家里要和幼儿园一致。
(4)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
(5)学会想上厕所的时候告诉大人:尽量避免憋着或者尿在裤子里。
(6)需要帮忙的时候,学会求助:遇到问题是难免的,会求助最重要。
从心理上缓解入园焦虑
陪伴孩子阅读绘本,利用主题绘本引导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用简单的绘本故事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绘本教育在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增强入园适应性方面也是很有作用的。提前阅读绘本快速了解幼儿园生活,可以缓解分离的突然感,增强适应性。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幼儿园的一天》《我爱幼儿园》《大卫上学去》《汤姆上幼儿园》《魔法亲亲》等绘本故事。
宝贝们犹如羽翼丰满的小鸟注定要展翅高飞,离开温暖的家庭,离开朝夕相伴的家人,自己去经历和磨炼。也许刚开始会有诸多的不适,会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甚至崩溃,作为家长也会担心、不舍、煎熬,但这就是成长,我们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个表现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成长机会!
给新生家长的小小建议
       新生宝宝们经历了第一次与爸爸妈妈这么长时间的分离,明天送宝贝们来园时宝宝们的分离焦虑感会更加强,其实家长们不必太过担忧,宝贝们哭闹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体现,我们要相信宝贝,相信他可以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坚持送宝宝来园哦!
      每个宝贝在这个大家庭中,“演绎”着自己新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下周更多的精彩吧!  
期待最美的相遇

地址:灞桥区公园南路9号
电话:1559180853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83338095 83338096

招生热线
83338095 8333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