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
寒露节气后,日照减少,寒气渐生,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且秋燥明显,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请收下老师给家长这些嘱咐!
一、穿衣方面
1.及时、适量地增减衣物
随着气候的变化,给孩子増减衣服要及时、适量,循序渐进。入秋后,孩子穿衣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捂出汗。对于身体素质强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冻一冻,增强耐寒能力。
那么,如何给孩子穿衣才最合适呢?不妨试试实用的“剥洋葱”穿衣法吧!“剥洋葱”穿衣法,是指穿衣服要像剥洋葱一样,穿搭多层,每一层都薄薄的,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保暖的作用。
2.“三暖一凉”来穿衣
入秋降温后,孩子穿衣需要保证“三暖一凉”——手暖、肚暖、足暖、头凉。给孩子穿衣服,要保持头部散热,头部过暖反而会令孩子心烦头晕;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碍孩子活动为前提。
3.给孩子穿方便穿脱的衣物
家长给孩子挑选衣物时,应遵循方便、好活动、保暖三点原则。最好避开款式繁琐的,比如:背带裤、连体衣、拉链在背后的裙子、带扣子的裤子、系鞋带的鞋子……弹性好、宽松、可以直接套头的小衫就是不错的选择。
4.出门要注意多带一件
出门在外,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备一件衣服或一顶帽子,以防天气突然转冷。但记住帽子不能太厚,不能完全包住孩子头部。在衣物厚薄的选择上,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当时的气温选择。
二、传染病预防方面
秋冬季节,也是传染病肆虐的季节,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一不留神,孩子可能就中招!
为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希望家长能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1.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处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2.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流动的水认真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3.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居家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合理安排好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孩子的生活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孩子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6.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7.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传染病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三、家庭活动建议
中国人们对菊花有很深的感情,晋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兴,唐黄巢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情。《神农本草经》中,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这个时节,各地公园里都会举办“菊花展”,不妨带孩子去观赏游览。除此,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品菊花茶,做菊花糕,做菊花手工......以小窥大,通过“菊花”这个代表性事物,感受秋的氛围。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除了以上活动,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讲寒露谚语,带孩子了解一下农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寒露至,秋意浓,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顺应节气变化,在四季更迭中,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