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朵痛”、“腮帮肿”警惕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在患病初期可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部分儿童会告诉家长“耳朵痛”。
随着病程发展,逐渐出现腮腺肿胀。肿胀先由一侧腮腺开始,逐渐累及双侧腮腺。家长可以发现孩子耳垂下方、后方以及下颌肿胀,按压时孩子会感觉疼痛。腮腺肿胀通常持续4-5天后逐渐缩小,整个过程持续6-10天。
腮腺炎病毒除了引起腮腺肿胀以外,还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其他组织器官,导致器官损害,出现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胰腺炎、生殖系统并发症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严重者甚至出现步态不稳、动作协调性差等共济失调表现。
生殖系统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患者。男孩子主要表现为睾丸炎,可以出现睾丸发红、肿胀、疼痛,恢复期可以出现睾丸萎缩;女孩子则表现为卵巢炎,可以表现为下腹部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可以伴随疾病同时发生,也可以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
二、5-14岁学龄期儿童好发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好发于5-14岁的学龄期儿童,容易在集体机构中(如学校、托幼机构)出现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小朋友,主要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免疫系统功能处于逐渐完善中,相比成人,儿童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罹患包括流行性腮腺炎在内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尽管如此,儿童在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机体能够建立起针对腮腺炎病毒的“免疫记忆”,避免再次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自然感染后往往能够建立终身免疫。另一方面,如果母亲曾经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接种过腮腺炎疫苗,可以将母体内的保护性抗体过继给婴儿。因此,流行性腮腺炎很少感染小婴儿。
三、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最好办法
通过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产生无症状感染,进而使儿童获得免疫力。有研究发现,通过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可以维持至少20年的时间。1岁以上幼儿、青春期儿童以及未感染腮腺炎病毒的成年人均可接种腮腺炎疫苗。
目前,国内多采用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麻风腮疫苗首次接种时间为8月龄,在18月龄时完成第二剂疫苗接种。如未能按时接种,则应在12月龄之前完成第一剂MMR疫苗接种,24月龄前完成第二剂接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在免疫缺陷的儿童不能接种麻风腮减毒活疫苗。对于这部分儿童,减少聚集,加强手卫生等措施则更为重要。
四、孩子患流行性腮腺炎,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罹患流行性腮腺炎,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绝大多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都能自愈。
患病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反复高热、精神食欲不佳、颜面局部肿胀疼痛等情况。这时,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病情,采取对症处理,如:积极退热,注意休息与营养,给予流质和软食,避免摄入酸性饮料、过硬的食物导致腮腺肿胀加重。局部可以采用外敷消肿。当孩子出现头痛、呕吐、步态异常、眩晕甚至惊厥表现,或严重腹痛、腹胀、睾丸红肿、疼痛时,提示患儿可能出现了相应的并发症表现。这时则需要尽快至专科就诊,评估患儿病情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住院观察。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流行性腮腺炎属于病毒感染,因为抗生素对其无效,应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抗生素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