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进入夏季大朋友们要注意夏季感冒哦!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风寒之邪入体就会生病了哦!
主要症状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病程为3~7日。
手足口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咽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常伴有口痛、咳嗽、流涕、厌食、低热等症状,多数症状较轻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源性传染病,疱疹出现在口腔上颚、咽峡部,病情一般较轻,一周左右可自愈。
大约 1%~1.6%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且会有 0.03%~0.05%的概率导致死亡。每年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安全起见,在手足口高峰期,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幼儿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夏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要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7.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