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以下是一些预防幼儿手足口疾病的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
(1).勤洗手:这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教导幼儿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确保手心、手背、手指缝等部位都能洗到。家长在接触幼儿前、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2).保持口腔清洁:幼儿饭后可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幼儿,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以减少口腔内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勤换洗衣物:幼儿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清洗、更换,保持清洁干燥。衣物最好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材料,以减少对幼儿皮肤的刺激。
(4).注意饮食卫生 确保食物新鲜干净:给幼儿提供新鲜、干净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过期的食品。水果要洗净去皮后再给幼儿食用,蔬菜要彻底清洗干净,最好能进行适当的烹饪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
(5).注意饮水安全:给幼儿喝烧开的温开水,不喝生水。水杯、水瓶等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6).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以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7).保持室内清洁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毒、细菌的浓度。定期打扫室内卫生,擦拭家具、地面等,清除灰尘和杂物,减少病菌的滋生地。
(8).定期消毒*:对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餐具、桌椅、门把手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也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9).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幼儿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幼儿园等。如果必须去,最好给幼儿佩戴口罩,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10).按时接种疫苗: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建议家长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带幼儿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以降低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