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龙
抬
头
吉的堡幼儿园带您了解中国传统民俗~
什么是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为什么龙抬头剪头发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据说二月二理发会带来一年的好运,加之临沂有正月里不理发的风俗,二月二这天理发的特别多,有句谚语说的好:“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孩子要剃头。
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据考证,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龙抬头有什么寓意
每到惊蛰、春分之间的黄昏,角宿一星和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类似龙之双角,东方在五色为青,故称“青龙抬头”。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中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因为”龙抬头“,就意味着万物复苏、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故自古以来,人们在春分龙抬头时节,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在古代神格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庄稼的丰歉,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初二日这天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唱大戏以娱神。
“二月二”童谣
《蹦豆豆》
《团 聚》
二月二龙头节,好日子全家聚。
炸油糕包饺子,啃猪头看大戏。
求新喜看春意,好日子真甜蜜。
开了春忙种地,五谷收粮满地。
《春景》
二月二龙抬头,冰凌消河水流。
二月二龙抬头,杨柳稍头出毛毛:
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
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尜儿。
亲爱的爸爸妈妈快给我们的宝贝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