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预防丨五月应重点关注以下传染病!

资料更新:2019-06-10
浏览次数:386

★ 五月份应重点关注以下传染病 ★


01

手足口病

02

登革热

03

风疹


shou

zu

kou

bing



病原体

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最常见。

季节与场所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在夏、秋季节最常见。五月,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

手足口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粪口途径传播:接触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 呼吸道飞沫传播

  • 接触传播:接触患病儿童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以及被污染的玩具、奶瓶、衣物等。


有时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流行。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发展为重症病例,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家长老师们应做好以下措施预防手足口病:

  • 适龄儿童建议接种手足口病EV71疫苗推荐≥6月龄易感儿童,且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 日常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记十五字口诀。

  • 学校应落实晨检和午检制度: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

  • 学校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deng

ge

re


病原体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有前往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朋友需警惕登革热。

感染后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传播媒介

五月,随着温度逐渐上升、降雨量增多,蚊虫又开始骚扰人们了。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可传播登革热。


预防措施

登革热预防,关键在于蚊虫的防控。

  •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没有蚊虫,就没有登革热 

  • 外出游玩可着长袖长裤,涂抹趋避剂,避免在树荫、草丛或其他蚊子习惯栖息的阴暗处逗留过久。

  • 住所最好选择在有空调、有防蚊网、防蚊纱窗的房间。也可使用蚊帐、蚊香等。

  • 一旦在旅行途中或者在回国之后的2周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东南亚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

feng

zhen


病原体

由风疹病毒引起,较多见于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患儿通常病情轻微,孕妇患风疹可能致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如白内障,耳聋等,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传播途径

病人是风疹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2日均有传染性。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血、尿中均含有病毒。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经接触传染。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临床表现

风疹的症状较轻,发病早期常见低热或中度发热,高热少见,可有流涕、咳嗽、咽痛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起初主要在面颈部,后迅速扩展至躯干四肢,1天内可布满全身。


预防措施

根据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大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病工作。

  • 接种疫苗:在我国,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已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未接种过上述疫苗的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可在任何年龄接种麻腮风疫苗。计划怀孕的女性若缺乏对风疹的免疫,建议孕前3个月以上,接种麻腮风疫苗。

  • 尽量避开人群密集区,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避免与其面对面讲话。在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玩耍,外出归家后要及时给孩子洗手,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南京南街1009号A22#
电话:1370405238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4-31487787

招生热线
024-3148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