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幼儿保健温馨提示

资料更新:2021-06-23
浏览次数:134

夏季幼儿保健温馨提示
  繁花似锦,绿荫如海。随着气温的上升,夏季天气变化多端,为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做好幼儿夏季保健工作,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日常生活篇】
1.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
夏季气温高,容易滋养病菌,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打上肥皂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
引导幼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及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穿衣要舒适透气
最好选择宜吸汗、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
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时,尽量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3.这样搭配最合适
1.帽子:推荐选用面料轻薄,色泽偏冷偏浅并且有大帽檐的帽子,这样的帽子既能反射阳光,降低头部热度,又可遮光护眼,通风防暑。
2.上衣:要选择材质舒服的面料,以圆领、方口、小尖领为最好,最好前面开襟,纽扣不宜过多,方便幼儿穿脱。
3.裤子:带松紧的运动裤、棉质裤子都很适合穿去幼儿园。
4.袜子:穿袜子除了给宝宝起到保温作用外,也可以避免一部分不合格童鞋的化学物质污染。同时,不穿袜子也会使宝宝柔嫩的脚部肌肤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形成茧。
5.鞋子:凉鞋的鞋带一定要结实,要保证孩子活动时鞋子可以挂的住。软硬适中的鞋底既能贴合幼儿的小脚,也能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4.保持幼儿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充足睡眠
每天坚持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午休时盖好幼儿肚子,以免引起肚子阵发性疼痛,谨防发生腹泻。
5.空调温度适宜
空调温度控制在27~28度,比室外低5~6摄氏度为宜。可用电扇代替空调,应放得离孩子远些。
【饮食起居篇】
1.提倡孩子多喝白开水
提前备好充足的白开水,白开水进入人体后可立即进行新陈代谢,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
2.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
夏日炎炎,孩子正处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障碍,故夏季孩子的饮食应多样化,用多种方法鼓励孩子多吃一点。
3.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少吃零食,不吃冷饮,不在流动摊点进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等。
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
4.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
宝宝生性好动,夏季极易出汗,需要注意孩子大汗时不能用冷水进行冲洗。大汗后如用冷水一冲,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储留体内,影响机体功能,一些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尤其是高温季节,运动后头部特别容易出汗,这时如果用冷水冲洗头部,容易刺激到颅内的动脉血管,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甚至可能出现呕吐现象。
【疾病预防篇】
1.预防中暑
夏天气温高,人体排汗较多,不能及时补入水分、盐分或在烈日下照射太长时间都会中暑,幼儿也不例外。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在烈日下玩耍,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糖水、盐水、绿豆汤、酸梅汤、西瓜汁等。
2.防治腹泻
腹泻是夏季幼儿的多发病,严重时,影响幼儿的营养吸收和健康。防止幼儿发生腹泻,要做到科学喂养,定时定量有规律,注意食具、食品和个人卫生,同时要注意采买新鲜的食物,注意保鲜。
3.预防皮肤病
夏季常见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疮和蚊虫叮咬皮肤引起感染等。防止这些皮肤病的发生,要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防蚊防虫工作,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衣服保持清洁干燥,勤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促发感染化脓。
4.防止肠道传染病
炎热的夏天是细菌性痢疾、伤寒及肝炎等各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这些传染病都是经过饮食或食物传染的,所以应特别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和蔬果,不贪吃冷饮冷食,不生吃水产品,饭前便后要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
5.防止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间接传播。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引导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传染性强,经粪口途径传播,尤其 5 岁以下儿童多发,平均 3~5 天潜伏期,需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至少2周后才能返回幼儿园或与其他同伴接触。当体温达到38.5~40℃时,可以口服退烧药物退热,并少量多次喝水补液。
夏日悠长,爱心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陪伴和悉心照料,让我们家园携手,用心呵护,用爱陪伴。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三钢一路20号
电话:1869674900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2485198

招生热线
023—6248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