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
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5 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平均为3~5 天,最短可为2 天,最长可至10 天。
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有:
1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 °C 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2 、发病1~2 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3 、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 ~4 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建议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三、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虽然大部分患病的孩子症状都比较轻微,7-10天就会自愈。不过得了手足口病,长了疱疹会让孩子比较痛苦,寝食难安,而且该病毒传播速度快,极易传染给他人。所以,秋季的这个手足口次高峰,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哦!
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洗完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
消毒和通风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
按时接种疫苗
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严重病毒,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免疫持久性约为2年。所以,建议6月龄-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
家长们不要以为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20多种,例如今年北京市新出现的CV-A6型,这就导致即使接种过疫苗的孩子也会有患上手足口病的可能。所以给孩子接种疫苗后,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做好各项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