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科学预防支气管肺炎

资料更新:2024-01-16
浏览次数:68

现在正是季节交替之时,早晚温差较大。幼儿年龄小,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感冒等传染性疾病,且又到了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幼儿支原体肺炎也趁机而入。

      近期,儿童“支气管炎”感染高发,不少孩子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那么什么是支原体肺炎?它的症状有哪些?幼儿园给您一些温馨小提示: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累及细支气管、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这个始作俑者,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临床上常被归为“非典型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在分类上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一种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都无法杀死它。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暴露后的潜伏期约为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病毒:RSV;流感病毒A或B;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

细菌:肺炎链球菌--小儿CAP首位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支原体:5~15岁常见病原。

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6个月以内小儿常见。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发热、咳嗽是最常见的表现。初期为干咳, 后期有黄色或白色黏痰, 偶见痰中带血丝,部分患儿有喘息症状,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肺外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损害,如消化系统、心肌、肝脏。

一旦被医生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使用针对支原体感染的抗菌药物,临床上容易复发,所以相比其他疾病,支原体肺炎治疗周期较长。但遵医嘱,规范用药,都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如何预防支气管肺炎

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尚无针对性疫苗,在流行季加强日常防护是关键。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流行季节,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

01

少聚集

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要戴好口罩。

02

多通风

居家开窗通风,保持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03

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部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等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洗20秒以上。

04

勤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并且从我做起,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创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民经一路西100米鼎正大都城
电话:1399138342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6217397

招生热线
029-8621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