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白何为疱疹性咽峡炎?
这是一种疾病,是一种较为强势的、传染性较强的高发疾病。尤其好发1~7岁儿童。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或者说夏秋季节是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季节,主要是这个时期的气温高、雨水较多、空气流通不畅,种种原因导致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继而进入呼吸道引发该病。
疱疹性咽峡炎( herpangina)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大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头疼,腹痛、严重者出现呕吐。食欲不佳、肌肉疼痛、疲劳乏力。
1、疱疹位置不一样
(1)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咽峡部位出疱疹;
(2)手 足 口 病:在口腔、手、足、臂,通常都会有疱疹;
2、发病风险不一样
(1)疱疹性咽峡炎:
自愈:病情较轻,1-2周
(2)手足口病:
自 愈:病情较轻,1-2周
脑 炎:病情较重
肺出血:风险率0.1%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孩子,手、脚、臂部有无疱疹,以防发展成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如何进展的?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1-2周)表现
1、潜伏期:3-5天,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是宝宝最痛苦期,因溃疡疼痛致出现流口水、拒食等症状。
温馨提示:孩子患病期,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使用物理降温或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哪类人群容易发生感染?
专家提醒
1、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采取隔离措施;
2、只有在出疱疹后才能确诊。到医院易出现交叉感染,最好先在家自行退烧;
3、抗病毒药物,也有毒副作用,不建议使用;
4、疱疹性咽峡炎会复发,但机率较低。
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常在儿童之间传播,所以成人亲吻宝宝导致感染几率很小。
传染源:患病的宝宝和隐性感染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其中,流行期轻症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粪-口传播。粪便带病毒时间长、量多,传染性更强。污染的手也是传播媒介,尤其是在儿童之间。人与人之间,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口腔疱疹液,或者被分泌物、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和物品等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出现发热、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或是最近曾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有过接触,都应当立即就医。医生会询问流行病学病史及症状,并结合相关体检、血常规、EV71等病原学检查等的结果做出诊断。
应何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