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明知故犯,很可能是这3点没做对

资料更新:2022-08-29
浏览次数:222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孩子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学校环境中,规则往往具体而明确:不许带手机、零食到学校;铃声一响就要到座位坐好;课堂上不许开小差、交头接耳······

因此,孩子在学校里,通常可以按照规则来做事,表现良好。

到了家庭环境中,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则,就不容易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养成好习惯。

有家长反映:

“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挺好,和小朋友做游戏很开心,可是到了家里,就爱抱着平板不放,怎么说都不听,很担心孩子的眼睛。


孩子在学校知道帮老师收拾教玩具,可在家里,自己把玩具玩得满地都是,却不知道收。”


可以看出,家庭里,在一些重要事情上设置清晰可执行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家长总是唠叨、和孩子讨价还价效果好得多。

比如:列一张规律生活的作息表,几点起床、吃饭、睡觉、阅读、体育锻炼,全家人共同遵守,形成习惯,孩子拖延、磨蹭等行为就会少很多。

孩子爱玩平板,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好规则,每周只能玩半个小时,自己可以选择哪一天玩,家长严格执行、不随便妥协,孩子就会慢慢“戒掉”平板。

有些家长,告诉孩子要收拾玩具,孩子不收的时候,自己就去帮他收,这就是没有坚定地执行规则,规则对孩子失去效力。

所以,制定好规则,家长的态度也要坚定,轻易不可更改,当孩子不遵守规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有犯错、行为不当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长及时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改正不良行为,孩子就能够从中收获经验,继续前行。
可是实际做起来却没这么简单,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教孩子很多遍,他依然不改,明知故犯,不知道要拿孩子怎么办才好!
比如:1岁多的孩子,告诉他吃饭不能用手抓,可每次吃饭时,还是不用勺子筷子,直接上手;
跟孩子定好规矩,玩完玩具要整理,孩子还是不会主动收拾,非得等大人发火才收;
学校规定不许带零钱,孩子总是偷偷带,买零食分给同学吃,为此没少被老师批评······
孩子为什么会屡教不改?有3个常见原因,值得家长注意:


沟通问题:
发泄情绪、否定批评,不利于孩子改正

教了很多遍,孩子依然不改,不少家长是在沟通上栽了跟头。

看到孩子出现不当的行为,家长忍不住着急上火,冲孩子吼,或是批评孩子。

比如孩子吃完冰激凌,用袖子把嘴一擦,家长见状,马上制止孩子:

“哎哎哎,往哪儿擦呢!脏不脏啊!怎么这么不爱干净!”


家长总觉得提高音量大声说话,或者把孩子批评一顿,更有利于孩子长记性、改掉坏毛病,事实却恰恰相反。

当家长情绪激动地和孩子沟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情绪吸引,不能很好地听进去家长讲话的内容。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从 5 岁开始,就会考虑到别人如何看他们,并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家长上来就批评、数落他,孩子会感到愤怒,产生抵触心理,拒绝和家长沟通。

次数多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

老家有一户邻居,他家孩子打小就不爱跟人打招呼,直到初中也没有长进,亲戚来家里,他就像没看到一样。

为这个问题,父母没少说他,每次都是发脾气、指责,甚至当着客人面骂孩子:

“不知道叫人吗?”“真没用”“读书不知道读到哪儿去了!”


正是这样不恰当的沟通方式,让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彻底被破坏,失去了让自己变好的动力和欲望。

因此,家长学会正向引导,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很重要。

首要原则是“对事不对人”,指出孩子行为的问题,但不攻击孩子人格,贴负面标签。

比如:“把脏东西擦在衣服上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做爱干净、讲卫生的小朋友,对不对?“

其次,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做出具体示范(有时需要重复几次孩子才能熟练掌握)。

拿出抽纸,告诉孩子,“以后哪里脏了,就抽出一张纸来擦,像这样。”

有时,年龄小的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对正确的做法感到迷茫。所以家长作出明确的示范,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

另外,当孩子某一次主动做出正确行为的时候,家长及时肯定孩子,会强化孩子的认识,慢慢地形成好习惯。
地址: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大道46号
电话:0917-3873322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17-3873322

招生热线
0917-387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