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差距始于学前,学前差距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差距始于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差距在于方法。”
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女士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环节。假装阅读,也叫模仿阅读,即学着大人的样子来看书。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就需要在日常生活里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氛围。倘若父母经常拿的是书,他拿到书也会有模有样的翻看,即便拿反了也没关系,这在假装阅读阶段期的孩子身上是一种常见现象。
2-3岁的孩子
当孩子开始和成人一起看书了,我们会经常对孩子说:“在哪里呀、干什么呀、你看看谁来了”之类的话,当孩子听到“谁”、“在哪里”这些词汇时,脑海里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个人物或环境画面,说明他已经具备了理解的能力。
但要注意,也不要永远只问孩子这些问题,因为孩子的阅读是持续发展的,我们也要相应地为他增加可理解的语言。
4-5岁的孩子
孩子4岁之后,就进入了情感阅读阶段,当他读完一本作品,会与作品中的故事产生一致的情感脉络,他能够理解作品,会随着作品或哭或笑。
所以,家长给孩子读完一本书,一定要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或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穿插提问,通过他对作品的阐释,挖掘他对作品的思考,也让他趁此说出内心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5-6岁的孩子
孩子不会只满足于一个阶段,他的思想以及模仿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都在前进,我们伴读的方式也不能停滞不前。孩子进入创意阅读阶段,当他读完一本书,就有可能将故事的头尾替换,构建成自己的故事。
当他读的故事多了,创建故事的时候可能会先模仿读过的故事开头。
当模仿积累得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创意,也是我们的目标。
陪伴孩子阅读时,给家长们三条建议:
1.安静、纯粹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孩子的房间里至少安排一个堆满书本的角落,给孩子营造一个专属的阅读空间,这带有仪式感的环境能很好的为孩子创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3.阅读中穿插提问,通过他对作品的阐释,挖掘他对作品的思考,也让他趁此说出内心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