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律

资料更新:2021-11-15
浏览次数:145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养娃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点一点用心雕琢。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态,切忌用力过猛,因为很多时候,“收”比“放”更重要。
——虎妈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优秀,能够成才。

但也要知道的是,但凡那些孩子成才的父母,一般都有一颗很大很大的心,他们很多时候都很能“忍”。

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过度干预,而是适时放手。

一只风筝能不能飞向高处,全看放风筝的人愿不愿意松线。

事实也证明,父母在这4个方面越能忍,孩子长大越优秀。

图片

忍住“不插手”,孩子更独立

我们先来个小测试,当你看到下面这个图片中的小男孩穿衣服怎么都穿不进去的时候,你觉得应该帮帮他吗?
图片
是不是很想伸手去帮帮他?
是的,你看有时候忍住不帮忙真的很难的。
图片中的小男孩,是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Jane Nelsen)博士的曾孙子,80岁的她来中国巡回讲座时,特地分享了这组穿衣照片,一张张放出来,到第3张还没穿上!
现场的妈妈们都笑了:这孩子好执着啊!
图片
然而,简奶奶并没有上去帮忙,等啊等啊等啊——到第4、5张照片,哇,小家伙竟然自己搞定了!
全场爆发了欢呼声,忽然,又安静了,似乎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思。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相信孩子。
但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做一些事情的能力,我们还是事事都帮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父母的心理,认为什么事情都会有父母来帮我完成,这样以后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想着自己去尝试。
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

如果养育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距离孩子太近,过度包办代替,过度控制,过度指责,就构成了对孩子自我功能的剥夺。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很多人格不独立的表现,好像一定要有人补救性地帮他做点什么,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很多时候是父母害怕孩子受伤,或是担心孩子不会,就很快地出手帮助孩子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其实这样是抢掉了孩子能够自己胜任的机会。
李开复曾说:

“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

为了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在每个年龄应该具备的能力,然后忍住,别插手。
下面这张孩子不同年龄应该具备的能力,供大家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忍住乱糟糟,孩子更有创造力

再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图片
这样的乱糟糟,大家能忍受吗?
朋友说,自从有了孩子,家里就再也没有干净整洁过。
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其实家里适当乱一点没关系,还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图片
3岁内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孩子脑内的神经发育就像在编制一张网(大脑神经元间链接)。
家里乱,孩子能看到、摸到的东西多,网就编得又快又好。
若家里太整洁,孩子看到的、摸到的东西少,网就编得慢或编得差一些。
在孙俪和邓超的家里,墙壁上全都是孩子的涂鸦,孙俪曾在微博感叹,自己一开始经常抱怨,想要阻止孩子们的乱涂乱画。
邓超却说:“墙纸可以换,但孩子的灵感被抹杀掉就没了,孩子这叫创作!
图片
看似“放任自流”,但实际上,这样的教育却超脱了传统教育拘泥的弊端,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往往会更优秀、更聪明,而且更快乐。
  • 孩子自己吃饭,虽然到处都是,但是也因此培养了孩子的精细动作,增加了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 孩子到处乱画,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 孩子翻箱倒柜,实际上是一种探索。

所以,父母,忍忍,如果实在忍不了,就在家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小地方,让孩子随便折腾,定期清理就可以了。
毕竟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更重要的。
图片

图片

忍住唠叨,孩子的心才能靠近你

听过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俊发湾流海小区A5地块旁上海吉的堡湾流海幼儿园
电话:13888740337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871-63630755、0871-63636755

招生热线
0871-63630755、0871-6363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