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我的鞋带开了......”
“老师,周周把菜汤全撒了......,”
幼儿园里,常常会有小朋友来求助,什么衣服纽扣开啦、鞋带松啦,都是些在大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对孩子来说,却还要求之于人,归根结底,那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掌握。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单靠老师往往不行,家庭环境大于天,孩子在家更是一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时机。为此,老师要和家长做好以下约定。
父母要学会“袖手旁观”
包办代替是孩子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绊脚石。因为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向大人求助,父母想去帮孩子之前,请一定要考虑好孩子是怕麻烦还是真的需要帮助。如果是孩子怕麻烦,父母也可以假装自己做不到,多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尝试,等孩子成功了,给予有效的强化。
让孩子适当的参与家务活
有项调查显示,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比从小不做家务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要更吃得香,更容易找到工作。
绘本教育
在幼儿园的阅读区,经常会见到有关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绘本,在家里,父母也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对幼儿的自理能力进行培养。
绘本推荐:
《妈妈,我要自己来》、《娜娜的早晨》、《起床了,穿衣服》、《我最干净》
真正让孩子感到的快乐的是“被认可”,而不是无限满足。
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道路上,可能存在困难,但是等到孩子真的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于老师而言,既是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更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