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您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幼儿园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
2021年6月12日(星期六)-14日(星期一)
放假,共计三天。
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照常上课。
请家长们安排好时间,按时送孩子入园,谢谢家长的配合。
端午佳节,我们也准备了端午节由来的小故事,期待能带领小朋友领略中华文化,体会中华精神,度过一个愉快又有意义的假期。
1
端午节名称的由来
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叫端午节?
因为呀,
这个节日最开始呢,是叫”端五”二字。
因为端字在古语有开头之意,
端五就是初五的意思。
而且按照农历历法来讲,
五月=午月。
就这样,这个节的名称,
就逐步演变到现在的“端午”啦!
02
端午节的意义
小朋友们都会知道
在端午节我们赛龙舟,我们吃粽子,
都是因为要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
但是,屈原是何人?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他呢?
这就要说到屈原的故事啦。
屈原本人原是楚国国君楚怀王的臣子,但是却受到排挤,被流放在外。
在流放期间,他听闻楚国百日攻占的消息。
不禁悲从中来,
无法释放的爱国情谊喷涌而出,
最终选择了投汨罗江而死。
百姓们闻讯立刻划船救人,可是找了好久好久却连屈原的尸体都找不到。
百姓们见此场景,更悲伤了。
他们怕河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就纷纷把家里的米团呀鸡蛋呀扔进河里,
盼望着那些河里的小鱼小虾,
千万不要吃掉屈原这个善良的贤明的大臣,
要吃就吃这些米团吧。
03
端午节的民俗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吃粽子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香包
香包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希望孩子们可以在假期中感受到
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特殊的魅力。
在享受放假美好时光的同时,请各位家长注意以下事项,让孩子的假期更加安全、有意义:
体验端午
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帮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
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如包粽子、做龙舟等,跟孩子讲述端午习俗,增进亲子感情。
科学吃粽
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孩子更不能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
适当搭配水果食用,搭配一些水果一起食用,不仅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还可避免因过量食用引起的消化不良,起保护作用。
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
防疫安全
疫情期间,教育孩子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关注孩子体温变化,按照幼儿园要求做好体温检测和上报工作。
疫情期间,大部分家庭都储备了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物品,存放的位置要避免高温,严禁接触火源。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做到消毒并保证安全。
面对疫情,教育孩子不信谣,不传谣。帮助孩子科普疫情相关知识,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疫情的产生和传播,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居家安全
在家休息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等,家中的药品、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并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不易助长病菌的滋生。
外出安全
外出活动时,请您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