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懒惰不全是他的错?“懒鼠”实验告诉你,懒惰也会“遗传”

资料更新:2020-07-23
浏览次数:307

孩子懒惰不全是他的错?“懒鼠”实验告诉你,懒惰也会“遗传”

案例

孩子们在少年时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不好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会与自身的经历有关,然而当家长的你可能不知道,有些习惯或许跟遗传有关系。

近日赵女士就遇到了一件令她特别头疼的事情,赵女士发现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之后,思想比以前活跃许多,但同时也变得十分的懒惰。放学回到家之后,不赶紧写作业,而是找各种理由出去玩。

不仅如此,每天起床后也要面临着各种挑战,赵女士已经做好饭了,孩子还在卫生间磨磨蹭蹭不肯出来。赵女士不禁感叹道:这孩子的表现还不如小时候呢。

小时候至少有家长管教,长大之后孩子心理发生变化了,自己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思想的起伏波动。赵女士生怕自己的孩子一不小心落后于人,最重要的是孩子变得十分的懒惰,不思进取,孩子的所作所为让赵女士忧心了不少。

家长们都喜欢勤快的孩子,可是勤快这种品质并不是能够一朝一夕培养出来,可家长们反过来是想孩子的懒惰是否遗传到自己的基因了呢?其实懒惰基因真的会遗传,那么到底是什么基因特征会与人类的懒惰联系在一起呢?根据这一问题,弗兰克教授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这一实验。

懒鼠实验:下一代懒惰是否和人类遗传基因有关?

弗兰克教授首先选用了一批身体指数健康的小老鼠,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分别测量它们在6天之中,主动奔跑的数量。然后把主动奔跑的小老鼠进行后代繁殖。

并且让跑的最少的老鼠也让它们互相繁殖,重复了10代之后,最后再观察跑的最多和最少的老鼠,它们的跑步量是否一致。最后结果惊奇的发现跑得最多的老鼠繁衍之后,它的子代跑步量仍比跑的少老鼠繁衍出的子代,要跑的多。跑的少的老鼠极大的表现它们的懒惰特征。

于是研究者又对它们的基因进行测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跑的多的老鼠和跑的少的老鼠的确存在着基因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老鼠们在奔跑的过程中有所出入。这也就是说,老鼠是否喜欢运动,和他们的基因有很大的联系。

当然老鼠和人类一样都是哺乳动物,人体身上同样也有多巴胺分泌器,由此得出,多巴胺分泌会使人更加有懒惰的可能,不过我们再次可以证明的是,孩子的懒惰一定和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除了遗传因素会导致孩子比较懒惰,其他因素也会让孩子,后天变得懒惰起来。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以下几点因素,防止我们孩子变得懒惰。

后天哪些情况也可能让孩子变得懒惰?

1.父母缺乏耐心。

很多的父母都喜欢催促和指责孩子,但他们又去很少教孩子们具体怎样去做,怎样提升效率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本身也没有学会这些技能,反而在父母的催促下会使得他们更加否定自己。

久而久之,孩子想向父母学习,然而父母也没有条件去创造,慢慢的孩子就不是懒了,而是技能上的欠缺,沈从文先生曾经说: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所以我们父母一定要做到留心观察,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而进行不同的引导。

2.父母喜欢包揽任何事。

现如今许多家庭中都有许多的懒孩子,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懒惰,其中都有一定的原因,就是父母过于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不用孩子去做。如果孩子想尝试做,却被我们父母制止,渐渐的他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即使我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十分懒惰,不愿意去做。

俗话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的大包大揽,会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所以我们父母在培养孩子劳动方面一定不能马虎,里根说过:确实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单身家庭或双亡的困境中生存下来,但孩子对父母的需要,仍是人本性中不可抹杀掉的。所以我们要在适当的孩子给予孩子关怀,但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3.孩子天生的活动力没那么强。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比较懒惰,但其实有可能自家的孩子存在先天的动能不足。从心理学上来讲,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活泼,所以就比较能动,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敛,所以就喜静。

所以自家孩子不爱动弹时,可能与性格有关,当然我们父母也想让孩子变得积极爱动,但后天习惯,往往我们是可以培养的,每个孩子都有极大的可塑性,我们父母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从而进行培养。

但我们要改善孩子的懒惰能力,具体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这是值得家长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怎样改善孩子的懒惰?

1.让孩子学会认知时间。

我们常说: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对时间观念的认知。孩子们太小或许我们讲很多大道理,他们也不会明白,我们可以用一些比喻的事物让他理解,比如说在他洗手的时候拧开水龙头,随着水的流逝,他或许就能够感知时间了。

当然我们可以借助时钟,通过认时钟的方式来教会孩子,这样孩子也就会对时间有了概念,让他明白浪费时间的可惜,他才会更懂得珍惜时间。

2.家长必须规定,孩子在某一时间段内,做完某件事。

家长一定要学会束缚孩子,我们一定要学会给孩子规定一定时间,养成这种习惯后,今后孩子做事情就不会再拖拖拉拉。而且这样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专注能力。

既而有了计划之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知道怎么去分配时间,既然有条不紊的去干下一个任务,同时我们当父母的应该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陪同他们。

3.生活上,养成好的规律。

我们要确保孩子作息规律不紊乱,作息时间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作息时间不规律的话,孩子正在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那么孩子在这一时间内很容易身体机能出现红色预警。

我们要培养孩子,有规律有计划的生活,这样孩子们自己才能够去管理自己的时间。孩子们对时间有了掌控感,自然而然他的作息就规律了。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通达南街恒大名都小区29#楼
电话:1347464259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51-3026295

招生热线
0951-302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