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乱穿衣的季节。有的家长早早地就帮孩子把秋衣秋裤穿在了身上,生怕会冻着宝宝;有的妈妈则认为秋天就应该让孩子冻一冻,可以增强体质。
对于孩子来说,秋冻到底适不适合?究竟怎么给孩子穿衣服才好?
如何判断宝宝冷暖?
生活中,我们通常是根据自己的体感,给宝宝穿衣服。其实这样有很多不妥。有些老人怕冷,穿得比较多,因此也觉得孩子冷,总是给孩子增加衣服。
网上流行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那怎么才能正确判断宝宝的冷暖呢?
正确的做法是:
摸后脖颈(注意这里指衣服覆盖的部位,别摸露在外面的部位)。
后颈温热:说明衣服穿得很合适;
后颈发凉:说明应该给宝宝添加衣服了;
后颈出汗:说明穿得过多,可以根据情况减少一两件。
入秋后应该咋穿衣?
有的妈妈认为,秋冻就是秋天跟夏天穿一样的衣服,那就错了!
秋天昼夜温差大,这样穿很容易着凉。 记住一个数字24℃,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给宝宝穿一件单衣即可;若低于这个温度可遵循这个原则:
①1岁内的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
②1-3岁的宝宝和大人穿一样就行。
③3岁以上的宝宝,直接问宝宝的意愿。
想知道宝宝冷不冷,不是摸手脚,是摸宝宝的后背和腋下。如果这两个部位是温热的,就说明宝宝不冷,不用给宝宝再添加衣物。
入秋后需要注意的还有这些:
1. 多参加户外活动
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只要天气许可,就可带孩子到室外活动。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加强呼吸系统与新陈代谢的功能,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
2. 适当进行冷锻炼
多用冷水洗手、洗脸,让宝宝感受冷热变化的刺激,有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
3. 注意卫生,预防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