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来了(二)

资料更新:2020-05-18
浏览次数:325

频繁宣示“主权”?

注意“自我意识发展敏感期”

当孩子频繁地说“这是我的”,不喜欢别人碰自己的东西,也不愿意和他人分享时,并不是表示他变得自私了,而是说明他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敏感期”。

 

宣示“主权”的行为其实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强调自己的“所有权”,这说明孩子开始意识到“这是我的”,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并开始形成和建立“边界感”。

TIPS: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在学习从其他人中“分离”自己,即意识到“我是个独立的人,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那个”“这是我的,不是你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也需要父母的引导。

爸妈怎么做爸妈怎么做爸妈怎么做

爸妈怎么做

DON'T——“你的汽车玩具太多了,送给弟弟一辆”

DO ——尊重孩子的“边界感” 

其实,当孩子宣示“主权”的行为得到尊重时,他们也会慢慢尊重他人的“主权”。反之,如果爸爸妈妈不尊重孩子的“边界感”,随便动孩子的东西,或者不和孩子商量,就把他们的玩具送给别人,这样孩子会觉得动用别人的东西时“不需要和别人商量”,以后也不会尊重他人的“边界感”。


孩子学会骂人了?

可能是“语言敏感期”到了

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喜欢说一些“强有力”的词语,并乐于看到他人对这些词语的反应时,说明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

0~3岁的孩子对“骂人”“脏话”没有什么概念,并不明白“脏话”的具体含义,更不会像成人一样从道德角度去考虑这些话的负面效应。孩子也许只是偶然发现,每次他这样说时,周围的人就会反应激烈,所以不管是生气还是开心,他都用“骂人”来表示。

TIPS:孩子并不懂得什么是“骂人”,只是乐于看到他人的激烈反应,爸妈别轻易“中招”,而应利用好这一时期,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爸妈怎么做

DON'T——“不可以骂人,骂人不是好孩子” 

DO —— 多沟通、多交流 

当孩子学会“骂人”时,马上制止或完全听之任之,都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如告诉孩子“如果你这样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他们会伤心的”,也可以告诉他这些话会带来的后果,以及怎样说话才更好。


“敏感期”,别太敏感 


孩子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课程表”,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敏感期”的出现也是如此,孩子在特定的时间与不同的“敏感期”相遇,借助“敏感期”的内在“力量”,孩子会发展得更顺利、更快速。但并不是说错过了某个“敏感期”,孩子相关的能力发展会就此停滞。

所以,遇见“敏感期”,爸爸妈妈不必太敏感,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爸妈怎么做

1、仔细观察,尊重差异

就像每个孩子“内在的课程表”都不一样,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时间也不相同,有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有的则是交叉出现。每个孩子经历的“敏感期”也可能完全不同,如相同月龄的孩子并不一定都会出现“秩序敏感期”。因此,爸爸妈妈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体特质,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正确理解孩子的“敏感期”表现,避免盲目比较。

2、提供支持,顺应发展

孩子的各种能力发展不是绝对割裂的,爸爸妈妈要顺应孩子的发展特点,提供其需要的支持。如在“感觉敏感期”,孩子在感官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鼓励孩子看一看、摸一摸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说一说。

3、扬长避短,适时引导

孩子在不同“敏感期”的表现,既有可能在适时引导下,形成某种能力或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可能在不当的引导下,导致不良行为出现的倾向。如在“秩序敏感期”,孩子如果对某种“秩序”的坚持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而爸妈还是一味鼓励与支持,那么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强迫症”的倾向。所以,爸妈在“敏感期”要学会扬长避短,不要过于干涉,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卫零北路289号
电话:15316930103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18930366284

招生热线
1893036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