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个体差异逐渐显现。
孩子进入园所,家长就把希望寄托给了老师,假如我们把教育孩子比成一个生产线,家庭教育则是第一道工序,学校是第二道工序,家长必须把自己这道工序完成。
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希望学校做好是不现实的,那么做优秀父母,这些孩子培养细节就必须知道了。
1.避免“破坏性”的批评
孩子童年时期的心灵是极度敞开的,父母如果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批评孩子,容易使他产生消极自我暗示,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2.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
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做的很好,而不是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更有前进动力。
3.不用“对比”来刺激伤害孩子
经常拿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看似激励孩子,其实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别让他活在别人孩子的阴影下。
4.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的自信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小时候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孩子长大后自我价值感就越低。
5.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即使孩子的决定很奇怪,有时候也要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实践之后,孩子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很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6.克制想帮孩子快速完成的冲动
在孩子完成自己的任务前,家长要有耐心等孩子慢慢做,独立完成,虽然耗时但与你帮忙快速做完相比,孩子会更有成就感。
7.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当孩子陷入痛苦或忧虑时,父母要帮忙找一些摆脱方式,让孩子听音乐、阅读、或与朋友交谈等,可能会有助于让孩子从失望中重新振作,调整心情。
8.限制过分的“物质占有欲”
过分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产生物质就是幸福的源泉的错觉,要知道,基于物质满足的愉快往往难以持久。
9.父母的性格要乐观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你积极面对困难时,孩子就会感染这种乐观情绪,不要整体唉声叹气,给孩子一种无法承受的感受。
10.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一个和谐、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如果家长整天吵架,不仅会让孩子闷闷不乐,还会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11.给孩子帮助你的机会
找到让孩子帮你的方式,例如递勺子、帮忙拿个毛巾、整理沙发座椅,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要尽一份力。
12.让孩子有安全感
当孩子想从你这里获得安全感时,不要拒绝他,因为当孩子不断感受到爱和支持时,就会自信,从而独立。
13.让孩子多与同伴多交往
宽容是在交往中培养起来的,孩子能理解别人的不同,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与人友好相处,体会宽容带来的快乐。
14.不要给孩子过分的保护
关心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如果过度保护,就容易剥夺孩子探索的乐趣,也容易让孩子变得神经敏感胆小怕事。
15.鼓励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但随意性也强,做事容易虎头蛇尾,交给孩子的事,哪怕再小,家长也要监督,让孩子持之以恒把事物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