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快结束了,许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返回后,容易闹肚子、发烧,心情浮躁,无法融入幼儿园生活。其实这都是“假期综合征”惹来的后果!分析原因如下:
1、走亲访友,易导致疲劳过度
假期里,家长喜欢带孩子走亲访友,一来可以联络感情,二来可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因此,孩子这三天都有大把的时间用于尽情地玩耍,但同时孩子的健康状况就容易被爸爸妈妈忽略。
长时间的兴奋玩耍使得孩子机体产生疲劳过度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这种疲劳就会影响孩子去幼儿园的情绪与正常的作息安排,甚至会增加患病几率。
2、暴饮暴食,易造成肠胃不适
孩子平时在幼儿园的饮食非常有规律。然而在假期中,孩子的行为就很容易失去约束,长时间地看电视和过度玩耍,消耗了孩子过多的体能;再加上假期里零食、饮料不离口或暴饮暴食,都会造成孩子肠胃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大大影响了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取,回到幼儿园就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不爱吃正常饭菜不说,就连调养肠胃也需要很长时间。
3、过度包办,易产生依赖心理
在清明节假期中,大多数孩子都陪同爸妈去家里祭祖,与亲人们相处时间较长。
特别是爷爷奶奶等长辈,由于隔代亲的缘故,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对于孩子也过于放纵和迁就。这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分依赖心理,觉得还是家里最好,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假期后,如何让孩子快速收心,顺利返园?
1、合理安排假日活动。
父母要学会合理安排三天假期,避免活动过多、时间过长,如果要带孩子长途旅游和参与刺激性的活动,则尽量不要安排超出放假时间。
另外,孩子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需要严加控制,让孩子的生活尽量有规律!同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分担一些家务,如摘菜、擦桌子、给花浇水等简单家务,让孩子明白三天假期不只是用来玩的。家务劳动教育对宝宝来说,还可以缓解假日综合征的症状。
2、适当调控活动量
孩子在节假日里,过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易导致精神上过度兴奋,身体上过度疲劳。此时,父母需要给予孩子适当调控。
在孩子大运动量玩耍后,一定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以恢复体力。不然,孩子处于极度疲劳时,也正是他们抵抗力最差的时候。同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减孩子的穿衣,防止疾病趁虚而入。
3、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帮助制定节假日作息时间,可以有意识地将节假日活动内容安排尽量与上课作息安排保持一致,特别是进餐和睡眠环节。进食时间应该相对固定,饭前注意不要吃零食。进睡眠也是一样,不管是午睡,还是晚上的入眠和早晨的起床时间,都应该和平时一致,作息不会因节假日而产生大变化,也就不会被假日综合征所困扰了。
4、调动孩子的上学积极性
在节假期中,父母要多多调动孩子积极的心态。能避免孩子一味沉浸在节假日的舒服中而排斥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