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
资料更新:2022-06-08
浏览次数:209
父母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给孩子空间和权利;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和孩子做朋友。
01
与孩子做朋友要建立在规则之上
我们可以追求做孩子的朋友,但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之上。规则和界限感,是家长要着重帮孩子培养的,否则,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无天!

02
熊孩子都是父母娇惯出来的
前些时间,小恩陪朋友去看房子,房东是个妈妈,还带着个5、6岁左右的小男孩。因为房东在跟我们讲房子的事情,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孩子。孩子就直接一边用力拍打妈妈,一边很生气的嚷嚷:“给我给我,你快给我!听见没!”几句话的功夫,她的肚子、腰部和后背都挨了孩子几下打。当时我在想:为什么这位妈妈竟允许孩子用如此不尊重的口气跟她说话,用如此粗鲁的行为对待她。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肆无忌惮地打扰父母谈话,恶狠狠地拳打脚踢引起注意,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边界里做好各自的事情。守住父母边界,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这才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负责。如果我们只强调朋友式教育,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结果就是造就一个不尊重权威、没规矩、没教养、自私自利的人。

03
让孩子敬畏你,才是父母该做的事
所谓的尊敬,就是孩子愿意聆听你的教诲,也就是尊重的畏惧。比如:一样东西,孩子小时候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后,危险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调整这些规矩,不必一成不变。所以,我们在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过得要等到……时候……”这样的句型。规则的弹性还表现在,和孩子共同讨论规则的制定,允许有理由的通融。

2.定下简单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