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原则的父母,教不出有规矩的孩子!立规矩这3点原则不能忽视!

资料更新:2021-06-03
浏览次数:186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

父母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给孩子空间和权利;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和孩子做朋友。

这种说法听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反而传递着父母民主、开明的思想。

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就真的是正确的吗,父母真的适合和孩子做朋友吗?


图片

··········································································

与孩子做朋友要建立在规则之上


···························································

有一次,一个女孩两天没去学校上课,也没请假,大家都很担心。

于是等女孩来上课后,老师问:“你干嘛去了?为什么不请假?”

得知女孩是害怕考不好,逃走了,老师觉得应该教育一下女孩,得让她意识到逃避的可耻,必须要敢于面对挑战和失败。

没想到被另一个女孩站起来直呛,说老师话说重了,只把自己当老师,没把学生当朋友,他这种人就没资格做老师!

这把老师气得够呛说:“在学校里,你们就得守学校的规矩,我们首先是师生,其次才是朋友!我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两天不来学校也不请假,我们跟你们的父母怎么交代?你是来跟我们学习的,不是交朋友!”

老师说的这番话,就可以直接挪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

老师首先要做好教育,有余力,再做朋友。

父母要首先尽父母职责,其次,才是孩子的朋友。

我们可以追求做孩子的朋友,但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之上。

规则和界限感,是家长要着重帮孩子培养的,否则,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无天!

这世界不以任何人为中心,每个人都要有规则意识,这是生存法则。



熊孩子都是父母娇惯出来的

前些时间,小恩陪朋友去看房子,房东是个妈妈,还带着个5、6岁左右的小男孩。

我们看房子期间,小男孩一直缠着妈妈要手机玩。

因为房东在跟我们讲房子的事情,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孩子。

孩子就直接一边用力拍打妈妈,一边很生气的嚷嚷:“给我给我,你快给我!听见没!”

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肆无忌惮地打扰父母谈话,恶狠狠地拳打脚踢引起注意,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边界里做好各自的事情。守住父母边界,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这才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负责。

如果我们只强调朋友式教育,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结果就是造就一个不尊重权威、没规矩、没教养、自私自利的人。

这样的孩子,以后在学校和职场都会受更大更多的打击。


让孩子敬畏你,才是父母该做的事

所谓的尊敬,就是孩子愿意聆听你的教诲,也就是尊重的畏惧。

这毫无疑问,是对父母的极高要求。

给孩子树立不可践踏的父母权威,是教育的基本功。

而这种父母权威,要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塑造。


规矩需要有弹性

比如:一样东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后,危险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调整这些规矩,不必一成不变。

所以,我们在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过得要等到……时候……”这样的句型。

这样,其实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

规则的弹性还表现在,和孩子共同讨论规则的制定,允许有理由的通融。


定下简单的规则

定下简单的规则,并划出小孩不能进入的地方,例如:厨房;这样既方便爸爸妈妈执行管教,也令宝宝容易跟从。

规则宜用正面的词句,例如:吃完饭才可以离开座位。

只需要订定2-5条规则,要切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所有照顾宝宝的人都要贯彻一致地执行。



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当然,尊重是相互的。

当孩子在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的同时,父母也应该学着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与衍生品,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父母应当尊重理解并加以引导,而不是专制与包办。

只有当父母学会了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才会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

其实,有时候好的父母也是通过孩子影响出来的。

当孩子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也容易在孩子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视与反思,家庭就会越来越和谐。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刻骨铭心的影响。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育儿技巧最灵验。

那就是父母的言行!

如果你要跟孩子做朋友,那就做值得尊敬的良师益友。

良师为先,益友其后。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汇仁大道恒大城小区1888号
电话:1369950042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18970927025

招生热线
1897092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