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1岁宝宝被开水烫伤!家长一个举动差点害孩子截肢!

资料更新:2020-07-03
浏览次数:302

家中有孩子的都知道,小宝宝的好奇心尤其强烈,啥都得摸摸、碰碰,没事还好,一有事可能就是大事……前几天,接诊了一名刚刚17个月大的烫伤患儿,皮都掉了,家人却第一时间涂……酱油!


一不留神,宝宝烫伤

据了解,这个宝宝一直在辽宁抚顺由奶奶照看,爸爸妈妈平时都在沈阳。前几天早上,奶奶只是去厨房盛饭的工夫,宝宝就烫伤了。


患儿妈妈:“奶奶让孩子自己待一会儿,孩子就跑到卧室踩着凳子,够窗台上的保温杯。保温杯是奶奶刚给他倒的沸水,100℃。然后孩子的手就伸进去,拿不出来了,拿了好久才拿出来。他也没哭,当时也没有人发现,他后来就喊了‘唉呀’,奶奶就过去看见他手腕上和手面烫白了,胳膊上的皮全都掉了。”


接诊医生介绍:“来的时候是典型的三度烧伤,他的前臂到手指部位都很严重,肿胀很严重,如果不及时的救治,就会有肢体坏死的风险,也就是截肢,会造成终身残疾。


耽误治疗,险截肢

情急之下,奶奶想到了用酱油涂抹缓解烫伤的方法,并把酱油涂在了孩子的伤口上面


之后,奶奶电话联系了孩子的爷爷。孩子的父母也赶紧从沈阳赶回来,带孩子去了抚顺当地的医院。


医生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沈阳治疗,也可以留在当地医院等待手术。当时,家长决定在抚顺等待手术,可是这一等,却等来了更糟糕的情况……


患儿妈妈:“晚上的时候我和她爸爸摸他的手,手特别凉,就像不活血似的,血不流通了,我就说,别等了。”


第二天,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沈阳的北部战区总医院,但到达医院时,距烫伤时间已经过去30个小时左右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莫轻信土方法

经过手术治疗后,孩子现在的情况已经稳定了,医生介绍,孩子的烫伤情况之所以会造成这么严重,是因为烫伤时第一时间的错误处理办法。


二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曾敏帆介绍,小孩的皮肤都比较薄嫩,一旦烫伤之后一般都会损伤皮肤的全层。酱油抹创面只会造成更深的损伤,而且影响医生对创面的判断。


临床上,遇到用“民间土办法”来处理烫伤造成延误病情的例子比比皆是。婴幼儿由于好奇心强,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正是烧烫伤的高发期,所以学会应急处理办法至关重要。


烫伤处理,记住五个字

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范骏介绍了,烫伤后处理的“五字真言”。


1. 冲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至疼痛明显缓解,让引起烫伤的热量被完全带走,这是烫伤急救最最关键的第一步,目的是中和余热,尽可能减轻损伤。


2. 脱

在冲够时间后,再轻轻脱下患处的衣服。及时脱去衣服可以避免余热的持续损伤,脱下有困难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但如果衣物已经严重粘连,就不要硬脱,否则可能会连皮带肉一起撕下来,这时只需轻轻地把患处周围的衣服剪开即可。


3. 泡

经过了前两步的处理,用一盆冷水浸泡约30分钟,记住只用凉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块。冰敷因为温度太低,会导致创面下血管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


4. 盖

用清洁敷料覆盖以保护创面。可以找干净的毛巾,手帕,绷带均可。千万别乱抹东西,会增加清创难度,增加皮肤损害的风险,影响医生对创面的正确判断。


5. 送

上面四个字做完之后,就该送医院诊治了。


香灰、牙膏....这些方法不靠谱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如何点评民间八大土法——


1

香灰、炉灰


这是门诊最常见的土法,香灰和炉灰经高温烧成,虽然比泥土相对干净,但它也有危害。烫伤一大禁忌就是用粉状物敷在患处,烫伤都是有液体渗出的,和粉状物结合会融成痂皮,影响创面愈合,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


2

牙膏


有局部清凉作用,但其实并没有冷却作用,没有证据表明使用牙膏对创口恢复有好处。


3

酱油、醋


对于创面的愈合效果与自来水冲洗相同,但不排除伴有刺激性的可能,且无法长时间冲洗。



4

食盐


伤口上撒盐不疼吗?而且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引起创面高渗导致组织细胞脱水


5

白糖


有一种观点认为,白糖融化后的粘稠状物质可以保护创面,但并不作为常规处理的推荐方法。


6

酒精


是有杀菌消毒作用,但是刺激性太强,不适用于创面的处理。


7

芦荟胶


对创口确实有一定的保护安抚作用,可以使用,但不要夸大其效果,芦荟胶在降低疤痕发生率和色素沉淀率方面并没有医学上的专业考证。


8

风油精


含有酒精成分,参考第6条。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汇仁大道恒大城小区1888号
电话:1369950042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18970927025

招生热线
1897092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