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目前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病原微生物,结构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与细菌不同的是无细胞壁结构,结构比病毒复杂,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
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咳嗽比较剧烈,大多数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逐渐加重,而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感染后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一般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