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疟疾
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为主要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疟疾由蚊虫叮咬传播,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每年全球疟疾发病1.5亿到3亿,数十万人因疟疾死亡。
哪里容易出现疟疾?
据WHO报告,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2亿人口受到威胁。流行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其次为巴布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群岛国家,且主要流行恶性疟。而美洲、中东、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流行间日疟。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呢
当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时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输入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使用被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也可传播疟疾。疟原虫也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但较少见。
疟疾有什么症状?
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依次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其后体温恢复正常,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
疟疾从感染到临床发作一般要经历潜伏期、前驱期和发作期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