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对攻击行为的理解和反思?
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出现攻击行为,家长一定不能纵容和不闻不问,首先要表明当自己的态度,同时也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明白打人、推人、抢夺、骂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让孩子认识到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不受人欢迎,让其发自内心减少攻击行为。
当孩子咬人、打人时,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当孩子因委屈咬人打人时,说一句:“我知道你受委屈了。”
当孩子因生气咬人打人时,说一句:“你很生气对不对?”
当孩子因恐惧咬人打人时,说一句:“别怕,我陪着你。”
当孩子因无助咬人打人时,说一句:“没事,我来教你。”
当孩子被冷落咬人打人时,说一句:“来,妈妈抱抱。”
那个爱咬人、打人的小孩,更渴望父母的怀抱和疼爱。
对孩子以爱治暴,永远是最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