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老鼠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将汉坦病毒传染给人。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每年5-7月是我省出血热发病的小高峰。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
(2)尽量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老鼠易出没的地方活动,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杂草丛生或者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粪,建议戴上口罩,以防气溶胶污染。
(3)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救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