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流行病学
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
3、临床表现:
⑴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⑵自觉眼不适感1-2 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 、球结膜高度充血。
⑶眼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重者带淡红血色,继而为粘液性。睑结膜、穹隆部有时见滤泡,偶有伪膜形成。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4、隔离预防
⑴医院或社区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及时上报有关卫生防疫部门。
⑵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⑶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要勤剪指甲。
⑷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
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